思美泰可以克服
肝病患者特别是
肝硬化患者腺苷蛋氨酸合成酶不足的障碍,使体内硫基化合物合成增加,但不增加血循环中蛋氨酸的浓度。在肝内,思美泰通过使质膜磷脂甲基化而调节肝脏细胞膜的流动性,而且通过转硫基反应可以促进解毒过程中硫化产物的合成。只要肝内腺苷蛋氨酸的生物利用度在正常范围内,这些反应就有助于防止肝内胆汁郁积。
思美泰联合茵栀黄治疗淤胆型
肝炎
1资料与方法
1.1观察对象:36例病人,随机分治疗组20例,对照组16例。
1.2临床资料:治疗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6±7.6)岁,D—BiL(125.6±45.8)μmol/L,ALT(256±38.4)U/L;对照组16例,男lO例,女6例,年龄(25.4±6.3)岁,D—BiL(106±36.8)μmol/L。ALT(248±45.80)U/L。两组病人年龄、临床表现、性别、肝功能受损程度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别,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两组病人均接受保肝、降酶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用思美泰(通用名:注射用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1000mg+5%GS500ml静滴,1次/d,2w后改口服思美泰500mg,2次/天,茵栀黄40na+5%GS500ml静滴,1次/d,疗程1个月。
1.4疗效判断标准:显效:主要临床症状消失,D—BiL、ALT较治疗前下降80%以上,肝脾肿大回缩。有效:主要临床症状消失,D—BiL、ALT较治疗前下降但未达到80%。无效:自觉症状无缓解,D—BiL、ALT较治疗前无变化或较前升高。统计学分析:资料以比率和x±s表示。
2结果两组病例D—BiL、ALT治疗前后情况比较,治疗两组病例综合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3.75%。
试验表明,思美泰联合茵栀黄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两者结合可提高降黄疗效,并可缩短病程,从而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对人体的损害。
在各种试验模型中确已发现思美泰腺苷蛋氨酸的抗胆汁郁积作用与其下列作用有关 :⑴促进腺苷蛋氨酸-依赖性质膜磷脂的合成(降低胆固醇/磷脂的比例)而恢复细胞质膜的流动性。⑵克服转硫基反应障碍,促进了内源性解毒过程中硫基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