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3、10、28、41型引起的好发于青少年面部及手背的扁平丘疹,影响美容,可由搔抓引起自身接种,人体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易患此病。目前治疗扁平疣的方法很多,但疗效皆难肯定。我院皮肤科于2005年7月~2008年12月采用口服泰尔丝(异维A酸胶丸,上海信谊延安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90801.)联合肌注斯奇康(卡介菌多糖核酸,湖南九芝堂斯奇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090712.)治疗扁平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入选的63例扁平疣患者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年龄18~38岁,其中男22例,女41例,病程1个月~2年,近1个月内未进行任何治疗。皮损主要分布在面、手背及前臂。其中累及面部者31例,面部与手背和(或前臂)并发者29例,单纯手背和(或前臂)者3例。数目数个至数十个不等。入选女性患者均为非妊娠期及哺乳期,育龄期妇女嘱其停药2年后方可怀孕。用药前查肝功能、血糖及血脂均正常。将入选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皮损数目及分布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32例,口服泰尔丝胶丸(10mg/丸),每日2次,每次1丸。同时肌肉注射斯奇康每日1mL,隔日1次。对照组31例,肌肉注射斯奇康每日1mL,隔日1次。疗程3个月。随访3个月无复发评定为治愈。
1.3 疗效判断标准
采用4级评定法。治愈为皮疹完全消退,随访3个月无复发;显效为皮疹消退80%以上;有效为皮损消退50%~80%;无效为皮损消退<50%、不变或加重。治愈率为治愈数/治疗例数×100%,有效率为(治愈数+显效数+有效数)/治疗例数×100%。
3 讨论
使用泰尔丝(异维A酸胶丸)的过程中主要出现的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唇部干燥、脱屑,外用红霉素眼膏或唇膏后可缓解,停药后不良反应消失;其中部分患者用药后低密度脂蛋白略升高,停药后随访3个月均恢复正常水平。
扁平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选择性感染皮肤所引起的表皮良性赘生物。该病毒侵入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核引起细胞分裂,导致棘层及颗粒层细胞增厚、空泡化,在皮肤表面形成新生物。扁平疣好发于青少年,多分布于面部和手背,有碍容貌。泰尔丝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主要影响角质形成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并且有角质溶解作用。同时,低剂量的泰尔丝还具有免疫刺激作用。泰尔丝类药物可以调节被HPV感染细胞的细胞周期,抑制其过度增殖,同时促进上皮细胞分化,使角化异常的上皮细胞恢复正常。扁平疣的发生和病程与机体免疫有重要关系,免疫缺陷状态者疣的发病率增高。因此,可以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状态来达到清除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目的。斯奇康注射液系卡介菌提取物,含核酸多糖等十多种免疫活性物质。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活化,产生α、γ-干扰素,促进白介素-2的产生。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通过体内非特异性防御反应协同清除病毒。我们联合应用泰尔丝胶丸与斯奇康注射液治疗扁平疣,并以单用斯奇康作对照,其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62.5% 与90.6%,显著优于单用斯奇康注射液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32.3% 与71.0%)。另外,在临床观察中我们还发现,扁平疣患者面部皮损较其他部位更容易消退,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通过本次临床观察我们可以得出:口服泰尔丝(异维A酸胶丸)联合肌肉注射斯奇康治疗扁平疣,疗效确切,除口唇干燥明显外,其他不良反应轻微,停药后均恢复正常,患者依从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