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妥乐平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注射已上市50年,为副反应少,安全性好的药物。目前神经妥乐平临床上适用于腰痈症、
带状疱疹后疼痛、神经感觉异常病症、脑水肿和
关节炎症等。神经妥乐平为一神经内分泌调节药物。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注射的药理作用如下:
1.镇痛作用
与其它消炎镇痛剂和类阿片肽不同,神经妥乐平不作用于前列腺素生成系统和类阿片肽系统。与正常动物的镇痛效力试验相比,神经妥乐平对SART应激(反复寒冷刺激)动物或CCI(慢性神经绞窄)动物等痛觉过敏模型有更加显著的镇痛效果。另外,对外周性局部刺激所致缓激肽的释放具有抑制作用。以上这些特点就构成了神经妥乐平的药理特性。
(1)抑制SART应激(反复寒冷刺激)动物的痛觉过敏反应
白天,每隔1小时将小鼠的饲育温度在室温(24℃)和低温(4℃)之间变换一次,夜间置低温饲养(SART应激),4天后小鼠的疼痛阈值降低,并保持稳定状态,这就是痛觉过敏模型的建立。对这种SART小鼠进行腹腔内的单次给药,结果显示镇痛效果显著,呈现用量依赖性增大,其镇痛效力(ED50值)为91NU/kg,比正常动物的ED50值(239 NU/kg)要小。(NU:神经妥乐平单位)
在SART应激刺激下,连日腹腔内给药时,因SART应激引起的痛觉过敏(疼痛阈值下降)得到了用量依赖性抑制,且连续给药时的ED50值比单次给药时小,第7天的ED50值仅为10NU/kg,可见,神经妥乐平的镇痛效力会随着给药次数的增多而逐渐增大。
(2)改善并抑制CCI(慢性神经绞窄)动物的痛觉过敏
暴露大鼠的坐骨神经,然后用手术缝合线轻轻结扎,几天后就会出现明显的痛觉过敏,我们称之为CCI处理。给这种CCI处理后第14天的大鼠腹腔内单次给予神经妥乐平(100NU/kg),可以观察到CCI处理引起的热性及机械性痛觉过敏得到明显抑制。另外,从CCI处理后的第7天开始,以50NU/kg的剂量腹腔内连续给药1周,可以观察到停止给药后其镇痛效果依然持续,且2周内对CCI处理引起的热性痛觉过敏也仍然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再者,从CCI处理后的第二天起连续10天以100NU/kg或200NU/kg剂量腹腔内给药,结果显示由CCI处理引起的热性痛觉过敏得到了明显的用量依赖性抑制。
2.改善冷感和其他感觉异常的作用
对正常大鼠反复给与氯碘喹啉,然后进行低温刺激试验,用温度记录法对神经妥乐平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以 50NU/kg或100NU/kg剂量单次静脉内给药,可以明显改善皮肤温度的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