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在我国是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之一,是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同时也是致残的首位原因。尽管目前脑血管病的诊疗技术有较大的提高,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是存活的病人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给患者本人及家庭乃至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我国每年仅花费在脑血管病上的费用高达100亿元人民币。
治疗卒中的重点在于挽救缺血半影区(isehe-mic penumbra)。缺血半影区是当脑血流量低于25ml/100mg/min时,位于梗塞组织周围的可逆性缺血损伤组织。如果治疗及时,半影区神经元组织可以恢复功能。这个治疗时间窗反映了从缺血性损伤到神经元死亡的变化过程,治疗时间窗从几分钟(当血流量低于10ml/100mg/min时)到6小时不等。影响半影区内细胞损伤程度的因素包括侧枝循环、体温、血压和代谢紊乱。
缺血性卒中时发生的病理生理学过程可以分为两类:导致脑动脉梗塞的血管和血液动力学过程和导致细胞死亡的从缺血细胞中释放的细胞性神经毒性介质。在后者比较主要的因素有细胞内高钙、兴奋性氨基酸、自由基形成和炎性反应。主要治疗措施分为以下三方面:① 血栓措施,② 神经保护措施,③控制生理参数。
溶栓胶囊以特种地龙为主要原料,采用先进的生物技术,从中提取出能溶解血栓的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胶原酶及多种对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益的微量元素精制而成,具有明显的抗凝、去纤、溶栓作用。溶栓胶囊不仅能溶解新鲜血栓,而且对陈旧性血栓也有独特疗效,并可显著改善头晕、胸闷、肢体麻木、四肢无力、足膝疼痛等,并被列为国家重要保护品种、中华医学会重点推广工程。与此同时,溶栓胶囊还获得美国FDA认证,产品出口欧美市场。
溶栓胶囊对急性脑梗塞有明显疗效,临床疗效和用药时间呈正相关,对脑梗塞合并糖尿病和高脂血症者也有良好的疗效。且在运用溶栓胶囊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均无不良变化,说明溶栓胶囊是一种安全的溶栓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