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是一种常见、多发的,人类特有的疾病。 肛肠疾病中,以痔疮发病率最高。 复发率亦较高。近年来,肛垫学说被国内外多数学者所承认,是目前治疗痔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按肛垫学说,痔疮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瘀滞形成局部的团块。肛垫包含粘膜上皮,血管群及纤维肌组织。肛垫协助肛门的正常闭合,控制排便。肛垫粘膜上皮神经末梢极为丰富,能精细分辨直肠内容,让排便有感觉。肛垫内动静脉血管群是肛垫的血量调节器,充血时体积增大来协助肛门正常闭合。
痔疮的分类
痔疮分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种。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从及动静脉吻合支发生病理改变和位移。外痔是直肠下静脉属支在齿状线远侧表皮下静脉丛病理性扩张,血栓或纤维化。混合痔是内痔通过静脉丛和相应部位的外痔静脉丛相互融合,严重时表现为环状痔脱出。
痔疮的发病情况
儿童、青年发病率低,成年人发病率高 ,并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加重。
久坐、久立、活动少的人患病者多。从职业看,汽车司机、教师,售货员、民警等发病最高。
便秘、腹泻、排便时间长的人患病者多。
饮酒过多、嗜好辛辣,油腻可能是导致发病的诱因。
如厕超时易发痔疮 。
痔疮患者常见症状是:排便出血,疼痛,排便困难及搔痒。
内痔最主要症状是出血及痔脱出和伴发性排便困难。内痔是最常见的痔疮类型,发病率最高,内痔加混合痔占痔疮患者的88%。
外痔最主要症状是疼痛,肛门不适,有肿块,如发生血栓及皮下血肿有疼痛。坐立不安的疼,走路时裤子摩擦的疼。外痔的发病率较低,占痔疮患者的12%。
混合痔:内痔,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严重时表现为环状痔脱出。
痔疮治疗的原则是对症治疗
无症状的痔无须治疗。有症状痔的治疗目的重在消除,减轻痔的主要症状,而非根治。
解除痔疮的症状应视为治疗痔疮的标准。
非手术治疗原则。1度、II度内痔以及混合痔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包括局部用药(栓剂和胶囊,特别是保护肛门直肠粘膜的栓剂,软膏及洗剂等)。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三,四度内痔,混合痔及有血栓形成或血肿的非手术治疗无效的外痔。不论采取何种手术方法,应尽量保留病变不严重的肛垫,避免术后出血,肛门狭窄,肛门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对内痔的药物治疗首选保护粘膜的栓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