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抗癌机理较为深奥,学术界也一直未有定论,但以下三种机理研究似有一定的代表性。
免疫功能论
即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实现的,这是已被许多专家学者所证实的。据林志彬教授实验研究认为,灵芝提取物(主要是多糖、三萜类),能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机体体液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促进免疫细胞因子的产生,增强淋巴细鸡蛋的DNA多聚酶a活性等,达到预防
癌症发生模式、初期治疗模式、后期治疗模式中产生抑瘤效果。
林志彬教授等,曾对灵芝所含的主要有效成份的抗
肿瘤机理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发现灵芝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增强T杀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促进细胞因子及肿瘤坏死因子的生成及其基因表达。实验结果均指出,灵芝及其有效成份确无直接细胞毒作用,但可通过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力而间接抑制肿效力细胞生长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因此发挥抗肿瘤作用。
端粒酶论
这是最近几年由上海药物研究所实验研究后提出的一种新的灵芝抗癌机理试验的结果。他们认为:“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染色体未端都有一段DNA,俗称端粒。正常细胞每分裂一次,其端粒就要缩短一些,直到分裂耗尽衰亡。癌细胞却具有端粒酶,保护端粒在癌细胞分裂时不受损耗,从而使癌细胞有了无限分裂增殖的能力。”
为了寻找破坏端粒酶的方法,他们以灵芝制剂为试验药品,结果发现,灵芝提取物能造成癌细胞端粒失去活性,促使癌细胞在分裂后自然凋亡。这些研究和实验揭开了灵芝新的抗癌机理,从根本上揭示了灵芝提取物奇特药用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某种外力如果能够 对端粒酶进行有效破坏,就可以使癌细胞因失去保护而全线崩溃,这就是灵芝提取物能在众多患者身上不断发生奇迹的本质原因所在。当然,这种新的理论还需要不断加以研究、证实、完善。
促分化论
这是大连医科大学张耀铮教授研究的课题,研究揭示癌细胞在促分化剂作用下可以重新向正常细胞分化、逆转,开辟了一条非杀伤性治疗肿瘤的新思路、新途径。该项研究以肿瘤标志酶、分化酶、环一腺苷酸(CAMP)等作为观察指标,首次发现灵芝提取物H22 腹水
肝癌细胞及Hca-F23/CI-16A3 肝癌细胞/肝癌组织具有促分化而使其向正常逆转的作用。这是灵芝抗肿瘤机理又一种新的理论,对于发扬灵芝这珍贵的中药材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广阔前景,目前该项研究获得了辽宁省科技进步奖。
北京某部军医廖开瑛教授在他《中医治癌新论》的专著中提出促使癌细胞逆转为正常细胞的“扶正改邪”的治癌理论与张教授的促分化论有惊人的相似之原理。廖教授认为把扶患者体内正气、恢复增强免疫功能为突破口,再通过人的免疫功能去抑制细胞,转化癌细胞。据报导,廖教授十多年临床实践,在3791例中,临床总有效率达80.4%、显效率达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