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蝴蝶疮是可累及全身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15-40岁女性。临床常见类型盘状红蝴蝶疮和系统性红蝴蝶疮。其特点是盘状红蝴蝶疮好发于面颊部,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多为慢性局限性;系统性红蝴蝶疮除有皮肤损害外,常同时累及全身多系统、多脏器,病变呈进行性经过,预后较差。狼疮丸打破传统西药采用激素治疗的弊端,减少病患由于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而引起的合并症和副作用。有效用药时间短,药物稳定性强,控制病情不反复。
红蝴蝶疮简介
红蝴蝶疮相当于西医的红斑狼疮。其特点是盘状红蝴蝶疮好发于面颊部,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多为慢性局限性;系统性红蝴蝶疮除有皮肤损害外,常同时累及全身多系统、多脏器,病变呈进行性经过,预后较差:本病应与风湿牲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相鉴别,热毒炽盛证,治宜清热凉血,化斑解毒。
盘状红蝴蝶疮多见于20-40岁左右的女性,男女之比约1:3,家族中可有相同患者。皮损好发于面部,尤以两颊、鼻部为著,其次为头项、两耳、眼睑、额角,亦可发于手背、指侧、唇红部、肩胛部等处。初为针尖至扁豆小或大微高起的鲜红或桃红色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境界清楚,边缘略高起,中央轻度萎缩,形如盘状,表面覆有灰褐色的,粘着性鳞屑,鳞屑下有角质栓,嵌入毛囊口内,毛囊口多开,犹如筛孔,皮损周围有色素沉着,伴毛细血管扩张。两颊部和鼻部的皮损可相互融合,呈蝶形外观。粘膜亦可累及,主要发生在唇部,表现除鳞屑红斑外,甚至可发生糜烂溃疡。一般无自觉症状,进展时或日光曝晒后,可有轻度瘙痒感,少患者可有低热、乏力及关节痛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的皮损可同时或相继在颜面、头皮、手背、足跖等多处部位发生,此称之为播散性盘状红蝴蝶疮。先天禀赋不足的盘状红蝴蝶疮患者,约有1%一5%可转变为系统性红蝴蝶疮或继发皮肤癌变。
本病呈慢性经过,患部对日光敏感,春夏加重,入冬减轻,病程中不破溃,亦难自愈,消退后遗留浅在性瘢痕。
临床验证狼疮丸有效治疗红蝴蝶疮
狼疮丸由金银花、连翘、丹参、赤芍、蒲公英、白鲜皮、桃仁、红花、蜈蚣等17味中药组成,每丸9G。狼疮丸用中医辩证论治,阴阳平衡的理论,通过现代科学提取有效成份浓缩精制而成,药物中含有多种清热、解毒、凉血及显著增加细胞免疫功能的成分,它能促进周围血细胞和炎性细胞对异物的巨噬能力,提高免疫细胞生长量并诱生干扰素。
王促英等用狼疮丸治疗红蝴蝶疮,日服2次,持续3-5年,有效率85%,若狼疮丸与激素联合运用,有效率达92%。实验证明,狼疮丸有抑制急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抑菌、促纤溶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