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干扰素是目前临床使用较为广泛的抗乙肝病毒的药物之一。但是是药三分毒,长期的使用干扰素或者不规范的使用干扰素都可能会引起干扰素的副作用。那么,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干扰素的副作用?
干扰素的副作用是什么?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
肝病毒的复制。自干扰素问世以来,已成为抑制乙肝病毒的主要药物,并且治疗效果明显,但干扰素所带来的副作用同样不可小视。那么,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干扰素的副作用?
如何正确认识干扰素的副作用?在乙肝的抗病毒治疗中,常见的干扰素的副作用主要有:
1、全身反应:在发热前常先出现畏寒,甚至寒战,继之发热,同时伴全身不适,乏力,肌肉酸痛,尤其是关节酸痛,头昏或头晕,类似流感样症状。
2、皮肤改变:最常见的是引起
脱发,严重者头发变为稀少。
3、发热:发热是最常见和最明显的副作用。
4、肾脏反应:大剂量的应用可刺激肾脏,引起轻度蛋白尿,但不影响肾脏功能,停药后可完全恢复。
5、造血功能改变:干扰素对造血功能的影响也是最为明显和常见,可以涉及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
6、胃肠系统反应:主要表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肝脏损害,转氨酶升高等。
7、自身抗体和自身免疫疾病:可诱发抗核体和平滑肌抗体产生,出现白斑,
类风湿等。
8、其他的副作用:如神经精神系统改变,低血压,
糖尿病等。
百济药师温馨提醒:干扰素的副作用的程度多数情况下与剂量大小有关,剂量越大,副作用也越明显,减小剂量后,副作用可有所减轻,但服药的剂量应该由患者的具体病情决定。
如何正确认识干扰素的副作用?不是所有乙肝患者都适合用干扰素治疗,患者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在选择核苷类似物前最好通过乙肝病毒变异耐药检测进行药物的选择,该检测能够准确了解患者体内的病毒是否变异、变异区域、耐药性等等,从而做到对症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