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认为多数人类肾小球肾炎是免疫介导的疾病。一般认为,免疫机制是疾病的始发机制,在此基础上某些炎症介质(如补体、白细胞介素、活性氧和多肽生长因子等)参与下,导致肾小球损伤和产生临床症状。有研究人员从2004年11月一2007年3月探讨爱若华用于肾小球疾病的治疗,特别是对肾脏病理类型为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的治疗。
资料与方法
临床研究共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18-56岁。诊断符合慢性肾小球肾炎,排除了其他原发和继发肾小球疾病,肾功能、肝功能、血常规正常。24h尿蛋白定量小于2 g/a。肾穿刺病理为轻度系膜增生l生肾小球肾炎。治疗前3个月未使用免疫制剂。40例患者均口服爱若华50 mg/d,连用3 d,后改为30 mg/a,口服3个月,视病情逐渐减量。再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临床结果
结果显示,4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7例,部分缓解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治疗后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P<0.05)。有2例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经口服保肝药物后好转,1例出现尿路感染,对症治疗后好转,1例明显脱发,1例出现轻度白细胞下降。
分析讨论
爱若华主要成分是来氟米特,其化学名为N-(4-三氟甲基苯基) 5-甲基异口恶唑-4-甲酰胺。是一种新型小分子免疫抑制剂,是一种前体药物,进人体内可转化为具有活性的代谢产物,主要通过以下机制抑制体液及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抑制二氢乳酸脱氢酶的活性,从而阻断嘧啶的从头合成。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抑制淋巴细胞增殖,使T、B淋巴细胞的活化受抑制。干扰细胞周期依赖激酶活性,抑制淋巴细胞增殖,从而减少抗体的产生。显著减少具有促炎作用的Thl细胞分泌IFNT,从而减轻炎症反应,而对于qla2细胞来氟米特则能促进其定向分化。可通过下调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而抑制外周血单核细胞的跨内皮游走,从而减少单核细胞在炎症部位的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