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关节炎、肩周炎、软组织损伤、骨坏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痛楚。现在,科研人员已经研制出有安全疗效的经皮止痛仪,被世界范围内的疼痛治疗诊所、物理治疗诊所推荐使用。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简称TENS)是根据疼痛闸门控制学说于70年代发展起来,应用电池供电的袖珍仪器以治疗疼痛为主的无损伤性治疗方法。之所以用经皮”nscutaneous)一词,是为了和植入电极相区分。经过20多年的发展,TENS在欧美国家非常普及,其临床应用已超出了疼痛范围,但仍以治疗疼痛为主。成为不用吃药不用打针解决疼痛的最基础方法。
经皮止痛仪的镇痛机制
TENS是根据闸门控制学说而发展起来的。产生镇痛作用的TENS的强度往往只兴奋A类纤维。在肌电图上使外周神经复合动作电位A波产生去同步,对传导伤害性信息的C波没有影响,但明显减弱甚至完全抑制A和C传入引起的背角神经元的反应,TENS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背角神经元的自发性动作电位活动亦明显减少。
阿片肽在两种方式的TENS镇痛中作用有所不同。高强度针刺样TENS(2Hz)引起的镇痛可以被纳络酮逆转,腰段脑脊液中的脑啡肽明显升高,而强啡肽无明显变化,说明内源性阿片肽起重要作用。常规TENS(弱强度、100Hz)使强啡肽有所升高,脑啡肽不受影响。高强度、高频率(100Hz)的TENS 的作用能被印防己毒素(picrotoxin)逆转,说明GABA能神经元参与了镇痛机制。
经皮止痛仪的物理特性
(一)波型
大部分TENS仪产生持续的、不对称的平衡双相波型,形状一般为变形方波,没有直流成分,故没有极性。但因为是不对称双相波,一个时相(相位)的作用可能比另一个时相强一些。此外,少数TENS仪器使用单相方波、调制波型等。尚没有证据表明一种波型的疗效比另一种好。
(二)频率
TENS的频率一般为1~150Hz可调。最常用的是用70~110Hz(常规TENS),其次是1~5Hz(针刺样TENS),中频率(20~60Hz)和120Hz以上的频率较少选用。
(三)脉冲宽度
一般为0.04~0.3ms可调。对于有脉冲群输出方式的仪器,脉冲群的宽度一般为100ms左右,每秒钟1~5个脉冲群,群内载波为100Hz的常规TENS波。
百济药师温馨提醒:经皮止痛仪治疗的副反应很少,有关的报道也不多。有些不良反应是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最多见的不良反应是皮肤刺激反应,这与其他低频电流疗法相似;其次是过敏反应,因患者对电极材料、导电胶甚至电极固定带过敏所致;此外,偶可出现皮肤烧灼,这是由于电极与皮肤接触不良、电流过大,产生电热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