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神经性疼痛的药物和非药物方法很多,但大多数基于临床观察、病案报道和实验研究结果得出来,且实质上只是不超过50%患者疼痛缓解。治疗手段虽然不少,但多数只有50%有效。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及早告诉患者和其家属有关治疗上的困难是相当重要的。不要让患者感到绝望,向病人讲解绝大多数疼痛是可以治疗的,但只能部分缓解。对于治疗效果不现实的期望往往会使患者不能接受疼痛部分缓解的结果。
有关神经性疼痛的外周和中枢敏感性增强的过程非常复杂,单靠一种单一作用模式的药物去逆转这些过程,由此缓解疼痛是不可能的,除非可以逆转在这些“瀑布”事件中的一个关键的步骤。神经性疼痛的病人通常需要多种具有不同作用模式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治疗。
目前,大多数治疗神经性疼痛的药物是辅助性镇痛药(抗癫痫、抗抑郁等)。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和抗抑郁药物(antidepressants)已成为治疗神经性疼痛的主要药物。
一、抗癫痫药物:依据作用机制不同, 抗癫痫药物可分为钠通道阻滞性和非钠通道阻滞性抗癫痫药物。
1、钠通道阻滞性抗癫痫药物
(1)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一线药物和唯一被FDA批准的用于治疗神经性疼痛的抗癫痫药物。治疗多种神经病理性疼痛有效,开始100mg,2次/日;第二日后每隔一日增加100~200mg,直到疼痛缓解,维持量剂量400-800mg/day ,分次服用;最高量不超过1200mg/day。卡马西平主要副作用是镇静、共济失调、肝功能损害、药物的相互作用和罕见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不断监测血常规 。
(2)拉莫三秦(lamotrigine):通过阻滞电压依赖性钠通道和抑制周围神经产生的异位冲动,减少中枢兴奋性递质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释放。有研究报道拉莫三秦300-400mg/day用于治疗
糖尿病神经病变、中枢性疼痛、HIV-相关神经病变有效果。拉莫三秦的缺点是出疹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3)托吡酯(Topiramate):1996年开始用于癫痫的治疗; 通过阻滞电压依赖钠通道、增加GABAA受体部位的GABA浓度、激动谷氨酸受体的kainate亚型减少神经原活动。托吡酯的缺点镇静发生率较高、精神运动性缓慢、对碳酸脱水酶的抑制、肾结石、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
2、非阻滞钠通道抗癫痫药
(1)加巴喷丁(gabapentin):美国FDA于1995批准加巴喷丁作为治疗癫痫的辅助药物,其后发现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中效果明确。加巴喷丁是新AEDs药物,目前已成为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线药物。加巴喷丁的作用机制可能存在多种作用途径:①.对GABA介导传入通路的抑制,减少了兴奋性传入信号;②通过增加神经末梢释放GABA,发挥GABA能作用;③NMDA受体拮抗作用;④中枢神经系统钙通道的拮抗作用和对外周神经的抑制作用: α2δ结合亚单位是电压门控钙通道亚单位,研究显示加巴喷丁结合α2δ产生镇痛作用,而且证实加巴喷丁的抗疼痛效力与它和α2δ亚单位相结合的程度成正比。
加巴喷丁临床应用剂量与副反应:.开始剂量300mg ,3次/日。如果仍未达到效果,剂量可逐渐增加。一般900-1200 mg/d效果明显; 达到1800 - 3600 mg/d,病人也可以较好耐受,已有报道4200 mg/d的剂量。加巴喷丁常见副作用嗜睡(15.2%)、眩晕(10.9%)、无力(6.0%),最严重是惊厥(0.9%)。与传统的AEDs药物(象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和丙戊酸)比较,加巴喷丁副作用明显小 。
(2)丙戊酸(valproicacid):结构与其他抗癫痫药物不同 。丙戊酸增加GABA能的传递、增加脑内GABA浓度和改变脑内兴奋性氨基酸水平 。20例患三叉神经痛病人给予丙戊酸1200mg/day ,结果9例病人疼痛缓解。镇静、胃肠道反应、
脱发、肝功异常、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副作用和严重的毒性反应限制了丙戊酸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
二、抗抑郁药物
1、三环类抗抑郁药:包括丙米嗪、阿米替林。
2、选择性血清素重吸收抑制药:如去甲丙咪嗪。
3、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重吸收抑制药:如氟西汀
4、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重吸收:如文拉法辛
目前认为加巴喷丁在缓解疼痛方面同抗抑郁药物(如阿米替林)效果相当。但是加巴喷丁在药物的相互作用和副作用方面较小,因此应用安全,我们宁愿多动员病员应用加巴喷丁。
三、局麻药和抗心律失常药
1、静脉注射利多卡因:第一个显示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效果的研究是在糖尿病神经性疼痛的病人身上做的。使疼痛减轻的用量是5mg/kg ,单次注射后其作用可以维持3-21天。随访研究表明疼痛的减轻与血清β-内啡呔的升高有关。
2、口服美西律:美西律(Mexiletine)结构同利多卡因相似,也属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目前用来治疗多种神经病理性疼痛 :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中,给予小剂量美西律450-750mg/day,结果产生中等程度的镇痛作用 。在另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交叉研究中给予美西律治疗慢性疼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结果病人的疼痛、感觉异常、感觉迟钝明显减轻。美西律的缺点是心脏的禁忌症、可加重心律不齐、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胃肠道不适、震颤。
四、阿片类药物: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尽管存在争议,但是多项随机、双盲研究显示吗啡、氧可酮、多瑞吉和曲马多等治疗神经性疼痛有效。阿片类药物剂量需要个体化,长期随诊需监测疼痛缓解程度和了解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对抗癫痫等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人,仍应该考虑给予长效阿片类药物比如美沙酮、氧可酮、吗啡和多瑞吉等。
五、局部用物:包括利多卡因(Lidocaine)、可乐定(Clonidine)、辣椒素(Capsaicin) 等。
1、利多卡因贴剂:局部利多卡因贴剂是FDA批准用于治疗PHN的第一个药物,效果明确无全身副作用,使用方便简单,开创了治疗神经性疼痛的新局面 。目前局部利多卡因贴剂的商业产品透皮利多卡因(Lidoderm)已用于临床 。
2、可乐定:α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FDA已批准用于硬膜外给药治疗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癌痛,也可鞘内和硬膜外给药治疗术后急性疼痛 。一项开放实验研究中,观察可乐定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效果:将可乐定制作成乳霜剂0.2mg/g,将乳霜涂于疼痛部位,结果显示病人烧灼痛VAS评分下降36%。已有报道可乐定膏剂用于治疗PNH、CRPD-I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
3、辣椒素:红辣椒中最刺激性的成分,几个世纪以来一直用于疼痛治疗。随机、双盲临床研究报道局部辣椒素可用于治疗PNH和其它神经性疼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