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2种肠
造口袋更换方法对
肠造口袋使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方法:41 例肠造口术后病人,按更换方法不同分成改良组、常规组。改良组更换造口袋时,用测量板、
防漏膏,常规组则用目测法。结果:和常规组相比,改良组造口袋使用时间延长,造口周围皮肤炎发生率低。结论:更换造口袋应推广使用造口测量板确定造口大小,胶板圈不宜过大,造口袋更换对不平整皮肤应使用防漏膏。
造口袋更换要保持造口周围皮肤清洁和干燥,
结肠造口一般于术后2~3天肠功能恢复后开放,开放时宜取左侧卧位,并预先用塑料薄膜将造瘘口与腹部切口隔开,以防止粪便的污染。造口袋更换开放前,用凡士林或生理盐水纱条外敷结肠造口,外层敷料渗湿后应及时更换,防止感染。
造口袋更换及护理:
1、 造口袋更换观察造口肠管的颜色、性状、位置 有无水肿、周围皮肤有无潮红、糜烂,有无出血、狭窄、回缩、脱垂以及大便的性状及数量等。发现不良情况及时处理。
2、造口拆线愈合后 每日扩肛1次,防止造口狭窄。造口狭窄而排便困难者,必要时可再次手术重作造口。
3、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洗净皮肤并用脱脂棉或软纸巾轻轻擦拭粪便,注意勿损伤造口周围皮肤,导致造口出血,轻拭后再用温水清洗造口周围皮肤,造口上覆盖凡士林纱布,以保护肠粘膜。如有肠粘膜水肿可采用高渗盐水纱布湿敷,再加盖凡士林纱布。
4、选择造口袋:正确测量造口大小,再将造口袋开口剪至合适大小。袋口对准造口盖紧,袋囊朝下用有弹性的腰带固定好造口袋。造口袋更换也更需要注意卫生。
5、 病人可起床时适当使用人工肛门袋,将袋口贴放于造口处盛接粪便,并用弹性带将肛袋系于腰间,松紧应适宜; 造口袋更换当造口袋内充满三分之一排泄物,须及时更换,注意将造口袋贴紧,预防发生粪便渗漏。
6、每次更换造口袋时 须用中性皂液或0.5%氯已定清洁造口周围皮肤,涂上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防止
皮炎,皮肤糜烂的发生,并观察造口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破溃疼痛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