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即使人们都很清楚对于药物的服用是一件非常谨慎重要的事情,从用量到用法,但是有时候其严重性却有可能是超出人们的想象的。就比如说如果一种药物是应该要饭后服用的而患者却错误地空腹就服用了,这有可能会使得肠胃引起不适。那么,治疗慢性
乙肝的艾普丁是空腹服用的吗?
治疗慢性乙肝的艾普丁是空腹服用的吗?
由于药物应该空腹服用与否的差别比较大,所以通常来说这一点在于药物说明书中是会指明出来的。至于适用于病毒复制活跃,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显示有活动性病变的慢性成人乙型肝炎治疗的艾普丁而言,艾普丁应空腹服用(餐前或餐后至少2小时)。成人和16岁及以上的青少年口服艾普丁,每天一次,每次0.5 mg。
拉米夫定治疗时发生病毒血症或出现拉米夫定耐药突变的患者为每天一次,每次1 mg。关于艾普丁的最佳治疗时间,以及与长期的治疗结果的关系,如
肝硬化、
肝癌等,目前尚未明了。
慢性乙型肝炎的分型:1968年主要基于界面性炎症(碎屑样坏死),强调将慢性迁延性肝炎(CPH)和慢性活动性肝炎(CAH)清楚分开,认为两者的临床过程、治疗和预后都不相同。当前,绝大多数
慢性肝炎的病原学可以确诊,病原学,而非病理学是决定病变继续发展和特异治疗的最重要因素。即使是基于病理的正确诊断,也只是当时的诊断;在感染-免疫状态改变时,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变的。而且,现在了解对疾病发展更重要的是桥样融合性坏死,而非过去认为的界面性炎症。病变活动性是宿主免疫对复制病毒及其抗原的应答状态,病毒复制启动病变活动。在相对免疫耐受时一般为非活动性病变;当免疫耐受性消失时病变激活,可由CPH进展为CAH。在复制病毒清除、抗HBe血清转换后,炎症活动亦随之静息而好转为CPH。但如有HBV变异,抗HBe转换后仍有病毒复制,同样可出现CAH。以后如宿主对变异毒株重新建立免疫体系,也可清除复制病毒而使活动病变静息。
关于艾普丁的老年患者用药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并不是每一种药物的受药人群都包括老年患者的,由于没有足够的65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参加艾普丁的临床研究,尚不清楚老年患者与年轻患者对艾普丁的反应有何不同。其他的临床试验报告也未发现老年患者与年轻患者之间的不同。艾普丁主要由肾脏排泄,在肾功能损伤的患者中,可能发生毒性反应的危险性更高。因为老年患者多数肾功能有所下降,因此应注意药物剂量的选择,并且监测肾功能。
康德乐大药房医师温馨提示:由于慢性乙肝这个疾病没有得到比较好的治疗控制,恐怕会引起其他的一些并发症出来,所以患者应该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要有乐观积极的心态。如果有读者对于艾普丁的相关方面尚未了解清楚的,可以拨打康德乐大药房的咨询电话400-101-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