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药物的耐受性是人体对药物反应的一种适应性状态和结果,药物的耐受性较好意味着不良反应比较少,对人的身体伤害亦较小,有的药物则相反。苦参素片是一种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那么,苦参素片的耐受性好不好?
苦参素片的耐受性好不好?
患者对苦参素片有较好的耐受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口苦、食欲减退、腹泻、上腹不适或疼痛以及乏力,偶见皮疹、胸闷、发热,症状一般可自行缓解。但是,如果患者在服用苦参素片期间出现了上述不良反应之外的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并且先停药。
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特征:由急性乙型肝炎慢性化的慢性乙型肝炎很少,转为慢性肝炎的急性期常是轻症。急剧发病的急性乙型肝炎很少慢性化;生存下来的暴发性乙型肝炎几乎均可完全恢复。 很少数慢性乙型肝炎由急性乙型肝炎迁延转化;绝大多数由慢性无症状HbsAg携带者(AsC)发展而来,就这一点而言,可以认为慢性无症状携带是慢性乙型肝炎的“潜伏期”;但也有发病即是慢性乙型肝炎表现的所谓原发性慢性乙型肝炎。
苦参素片的药理毒理是什么?
苦参素片药理作用: 在四氯化碳模型,本品有降低动物血清转氨酶和肝脏中羟脯氨酸含量,可减轻肝脏的病变程度和降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鸭血清DHBV-DNA水平的作用。体外试验表明:本品可抑制小鼠皮肤成纤维母细胞(NIH/3T3 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可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促进其凋亡。在四氯化碳、二甲基亚硝胺和半乳糖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上,口服苦参素预防和治疗后,动物血清转氨酶、细胞外基质(透明质酸、层粘素、Ⅲ型胶原和Ⅳ型胶原)含量以及肝组织内肝细胞变性、坏死、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均明显好转,表明苦参素有减轻肝脏炎症活动度、抑制肝内胶原合成的作用。毒理研究:大鼠连续24周给药,剂量分别为48、120、300mg/kg,给药后动物短期内出现先兴奋后抑制症状。高剂量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血清生化学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尿素氮(BUN)数值均明显升高。中、高剂量组动物的肝脏和肾脏的脏器系数明显增加。病理检查各给药和停药后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细胞有点状或灶性坏死,肺脏肺泡壁增厚,细支气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其他组织未见明显损伤及病理改变。停药后4周肝脏的毒性反应未恢复。
康德乐大药房医师温馨提示:在众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在服用苦参素片之前有几类人群是需要注意的,不建议严重肾功能不全的人使用,肝功能衰竭的患者应该谨慎服用,否则恐怕会出现其他未知的不良反应。如果您对于苦参素片的用量用法存在疑问,请拨打康德乐大药房的免费咨询电话400-101-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