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悉多的药品通用名为:兰索拉唑片。兰悉多被人体吸收后,作用于胃壁 可以有效减少胃酸的分泌。临床上,兰悉多被用于治疗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其中,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中,效果明显。
兰索拉唑在体内作用于胃壁(泌酸)细胞的酸泵而减少胃酸的分泌。简言之,胃壁细胞通过一种依赖于H+/K+-ATP酶(也称为酸泵)的机制而分泌胃酸。H+/K+一ATP酶的无活性型存在于细胞质的小泡中,经化学、神经或激素园子(包括胃泌素、乙酰胆碱和组胺)活化后,昌位至胃壁细胞分泌小管的原生质膜.活化了的H+/K+-ATP酶在1壹处主动分泌H+,H+穿透原生质膜以交换K。H+/K+-ATP酶的作用是在cAMP的后面几步,而且是作用在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因此,抑制H+/K+-ATP酶活性的药物(如兰索拉唑)预期能抑制中枢或外周舟导的胃酸分泌。
体外实验中,兰索拉唑在抑制胃酸分泌方面至少与奥美拉唑等强度,在一些在体动物模型中,兰索拉唑抑酸作用比H+一受体拈抗剂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弱一些,但与奥美拉唑等强度。在动物模型中,兰索拉唑静脉给药比口服给药对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更强,它对中枢或外周舟导的胃酸分泌都有效。人口服l5~60mg兰索拉唑,引起与剂量成比例地抑制酸分泌。初始剂量给30mg抑制近80%,30mg/d一次,治疗7天后抑制9O%。与H2一受体拮抗剂不同,不管是早晨还是晚上服药,兰索拉唑能昼夜抑制酸分泌。它还减少胃酸分泌的量,抑制胃蛋白酶的分泌及活性。
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15mg,2次/d,莫沙必利5mg,3次/d;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20mg,2次/d,莫沙必利5mg,3次/d.于治疗后8周观察胃灼热、反酸、胸痛等症状疗效,并复查胃镜,观察镜下愈合率。
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有效率100%,内镜下有效率96.7%;对照组临床有效率75%,内镜下有效率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得出的结论为: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比法莫替丁联合莫沙必利具有更好的疗效。(以上来源:王琼芬。《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年3期)
百济药师温馨提醒:治疗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每日清晨口服1次,一次15~30mg。或遵医嘱。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忌用,请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服用兰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