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专家指出,覆盖伤口的敷料应是经过消毒灭菌的、具有吸收性、通气性能好的棉垫、纱布、带孔薄膜或黏性薄膜等。这样的敷料不但能减轻疼痛,吸收伤口多余的渗出物,促进伤口愈合,而且良好的透气性,能防止厌氧菌繁殖,避免引起伤口感染。
一位大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时不慎跌倒,造成足部皮肤擦伤。到医院后,医生给予了相应处理。但该学生认为纱布还不足以保护伤口,就自作主张在纱布外又覆盖了一层保鲜膜。结果反而使伤口发生感染,拖延了愈合时间,还留下瘢痕。
专家指出,覆盖伤口的敷料应是经过消毒灭菌的、具有吸收性、通气性能好的棉垫、纱布、带孔薄膜或黏性薄膜等。这样的敷料不但能减轻疼痛,吸收伤口多余的渗出物,促进伤口愈合,而且良好的透气性,能防止厌氧菌繁殖,避免引起伤口感染。我国将医用敷料作为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实行严格管理。
新型敷料促进创面修复
与传统敷料相比,新型敷料可通过以下直接与间接作用进而加速修复进程。
1.新型敷料有利于坏死组织和纤维蛋白溶解。研究发现,在新型敷料覆盖的创面,一方面组织内源性胶原酶等能得到释放并激活,从而产生酶学清创作用。另一方面,构成新型敷料的水胶体本身也能溶解纤维蛋白。此外,被溶解的纤维蛋白本身反过来又可作为某些炎性细胞的趋化因子,促进生长因子分泌进而加速愈合过程。
2.新型敷料能创造低氧环境与促进毛细血管生成。与传统观念相反,新近的研究发现相对低氧是毛细血管生发的强刺激源,从而更利于创面修复。
3.新型敷料能促进多种生长因子释放并上调其活性。生长因子对创伤修复的作用已获众多研究证实。观察发现,采用新型敷料后创面渗出液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以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等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并且这些渗出液本身也能促进离体培养的成纤维细胞、角质细胞和内皮细胞生长。
4.新型敷料能减轻疼痛与创面换药时的再损伤。换药时创面疼痛以及对修复创面(肉芽组织与新生上皮)的再损伤作用是传统敷料的一大弊端,其作用是由于敷料纤维与创面新生组织、渗出物等粘连所致。而新型敷料在创面营造的湿润环境,能减少敷料与创面的粘连,防止创面神经末梢死亡与外露。
5.新型敷料不增加感染率。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担心在相对潮湿环境中细菌生长所引起的感染等问题,现在看来采用新型敷料后创面感染率不但没有增加,反而还有所下降,主要基于以下理由:一是新型敷料的半透膜作用能有效地隔离细菌,防止溃疡创面中金葡菌等在病人中的扩散,减少交叉感染。
新型敷料的产生与应用代表了创伤敷料领域的变革与发展,是对过去一些传统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突破,同时也是整个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以及医疗水平提高对创面治疗提出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