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疙瘩是在皮肤受到创伤后增生过度,形成的皮肤增厚,呈条索状、瘤状的皮肤改变。有时会对生活造成不便,也会影响美观,尤其是暴露部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要求越来越高。我科对30例上述患者进行核素敷贴治疗,收到较好的效果。
目的:观察放射性敷贴治疗瘢痕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90Sr/90Y刚性皮科敷贴器瘢痕局部敷贴治疗。结果:放射性敷贴治疗瘢痕增生能够取得很好的疗效。结论:放射性敷贴治疗瘢痕增生是治疗瘢痕增生性病变的较为有效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均为2000年以来我科就诊患者,男10例,女20例,其中10例为美容文眉、文唇造成的瘢痕异常增生,20例为其他外伤或手术瘢痕形成。10例美容后形成的瘢痕较小,直径1cm以下,其他原因的瘢痕较大,宽1cm左右,长4~5cm不等。
1.2 治疗方法及步骤 采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研究所生产的90Sr/90Y刚性皮科敷贴器,外型尺寸4.9cm,吸收剂量率为4.4rad/s。治疗时用2mm左右厚度的普通橡皮遮住正常皮肤,用剪刀按病灶大小、形状剪去部分橡皮,暴露病灶瘢痕,敷贴器紧贴瘢痕,每次1.5~2Gy,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平均总剂量15~20Gy,疗程之间间隔1.5~2个月。对外伤及手术所引起瘢痕较大的,需2~3个疗程。局部皮肤出现轻度红斑是正常的。可在治疗间隙和治疗结束后半个月内,在治疗部位涂少许消炎软膏及植物油,每日2次,以减轻炎症反应和皮肤放射反应。
1.3 疗效评价 参照蔡景龙等[1]制定的3级分类法进行评价。临床治愈为疼痛、瘙痒消失,瘢痕完全软化、变平,触之柔软,无硬结或索状条痕,治愈后12个月未见复发;显效为痛、痒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60%~70%的瘢痕有软化、变平或瘢痕疙瘩由重度转为中度或轻度,治愈后12个月未见复发;无效为痛、痒等症状减轻或无变化,瘢痕质地、大小无变化或变化轻微,或曾经达到临床治愈的标准,疗程结束后12个月内又复发。
2 结果
30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经过1个疗程,12例患者接受2个疗程,5例患者接受了3个疗程。30例患者中,治愈18例,显效10例,无效2例。
3 讨论
瘢痕疙瘩在组织中有过量胶原沉积和纤维细胞增殖形成组织块,失去正常的皮肤伤口形态[2]。其对β射线较敏感,经电离辐射作用,微血管发生萎缩、闭塞等退行变,经辐射后细胞分裂速度变慢,致病变得以控制从而可达到治疗的目的[3]。而且90Sr为纯β放射性核素,所放出的射线90%以上在3mm厚的皮肤部位被吸收,所以不损伤深层组织,适用于治疗
皮肤病包括瘢痕疙瘩在内。
在治疗过程中,影响美观的部位如脸部,在暴露病灶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暴露正常皮肤,以避免影响美观。在治疗中可适当减少每次吸收剂量,增加次数,做探索性治疗,一旦发生水疱样湿性
皮炎,立即停止治疗,密切观察病变部位的变化,局部涂抹消炎软膏积极预防感染,如果发生局部红斑、瘙痒加重等情况可使用抗菌药物。
瘢痕疙瘩常见于青年,好发在皮肤紧张度高的部位。手术、创伤、烫和烧伤、感染及注射为其诱发因素。一旦瘢痕形成,要用整形手术进行治疗,β射线敷贴伤口,可以有效预防瘢痕疙瘩的形成,避免再次手术的痛苦,也避免对美容的影响。而且此法简单、经济、安全、无痛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参考来源:《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3期;《放射性敷贴治疗瘢痕增生30例临床疗效观察》;魏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