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自2002~2004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78例,疗效满意,有效地预防了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现总结报告如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治疗期间预防深部真菌感染。方法:将7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9例。定期观察治疗效果,作深部真菌镜检和培养,6个月后将治疗结果及深部真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深部真菌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确切,并能有效预防深部真菌的感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7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39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49岁,病程6个月~7年。
1.2 诊断标准[1] 符合1982年美国
风湿学会修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服用糖皮质激素量为60~30mg/d,年龄20~49岁,无深部真菌感染,近期无大量使用抗生素。
1.4 排除标准 服用糖皮质激素量>60mg/d或<30mg/d,不使用糖皮质激素者,已有深部真菌感染者,近期曾大量或较长时间使用抗生素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中药辨证施治,根据证候分类为热毒炽盛证、气阴两伤证、脾
肾阳虚证、脾虚肝旺证及气滞血瘀证,分别予以清热解毒剂,益气养阴剂,健脾益肾温阳剂,健脾泻肝剂以及活血化瘀剂,同时口服紫河车粉6g/d,
转移因子10ml/d,以及口服或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
对照组:予以口服或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
2.2 观察指标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开始后的第1、2、6个月分别进行咽拭、痰、尿、大便作真菌镜检和培养,镜检和培养均为阳性者,诊断为深部真菌感染。6个月后观察疗效和判断深部真菌感染情况。
3 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2] 显效:症状及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滴度下降,抗ds-DNA抗体转阴或低滴度,连续服药可保持病情缓解;好转:症状及体征大部分消失或减轻,实验室指标改善,连续服药可保持病情稳定;未愈:症状及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无改善。
3.2 疗效观察和深部真菌感染结果 见表1,表2。表1 两组疗效比较 表2 两组深部真菌感染比较 比较两组的疗效,经χ2检验χ2=5.187,P<0.0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深部真菌感染情况,经χ2检验χ2=4.134,P<0.05。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
4 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而目前在治疗该类疾病中最常用的药物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随着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生存期延长,但继发深部真菌感染的概率也增加;该类药物在治疗的同时可能降低了患者免疫功能,使其出现深部真菌感染的机会增加,大量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可使机体处于高分解状态,亦可导致免疫功能受损,使宿主抗感染能力下降,而感染可进一步加重营养障碍,形成恶性循环[3]。在不同时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量的大小与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将加重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从而影响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效果,而且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将大大加重患者的思想和经济负担;近年来由于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加上中西医结合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使预后大为改观。
目前,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就如何有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而又能预防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我科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同时,辨证施以中药治疗,加用免疫调节剂和紫河车胶囊,中药以标本兼顾为基本原则,根据疾病的偏盛和偏衰加强清热解毒剂、益气养阴剂、健脾益肾温阳剂、健脾泻肝剂以及活血化瘀剂。健脾益气补肾为主进行加减,偏于热盛时加清热,偏于阳虚者加强温阳,调节脾肾功能,所谓“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先天和后天之本均固,则邪不可犯,从而起到扶养正气的作用,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中药对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保持病情稳定,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和副作用起重要作用,使患者的存活率大为提高。另外,研究表明[4],紫河车中含蛋白质,其主要成分是
丙种球蛋白,它的特殊功效在于增强人体免疫力,同时,它还含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助于疾病本身的治疗,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从而减少因使用糖皮质激素而引起的深部真菌感染和激素的副作用免疫调节剂有调节免疫的功能,发挥双向调节的作用,既有利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本身的治疗,又有助于深部真菌的预防。以上几个方面共同作用,从而达到既有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又有效地预防了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参考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3月7卷6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和预防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肖经,戴扬,张挺,王际国,王家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