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
前列腺增生又称前列腺良性肥大,是以排尿困难为主要临床特征的老年男性常见病[1]。病人主要表现为夜尿次数增多、尿频、尿急、尿线变细、尿不尽感及不能憋尿等下尿路症状,影响病人睡眠、日常活动及各种社会活动,容易导致病人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给病人身心带来危害[2]。我院2008年5月—2010年4月对6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TURP具有损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被认为是目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公认的金标准。随机选择64例中的32例病人实施心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64例行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两组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术后4个月时的生存质量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中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生理机能、性生活满意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前列腺电切术病人实施心理干预可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病人的生存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5月—2010年4月我院共收治64例前列腺增生病人,年龄53岁~ 84岁,平均71.3岁;病史1年~ 11年;入院时均有排尿困难、尿路梗阻现象,尿流率2 mL/s~ 12 mL/s;合并
高血压13例,
冠心病17例,
糖尿病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例,脑血管后遗症5例。经B超、肛检、膀胱内残余尿量测定及术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将64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病人年龄、婚姻状况、病程、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法。结合我科实际自行设计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术前、术中、术后及出院健康指导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生存质量测评:经我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参考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 36)、生存质量老年模块测定量表(WHOQOL OLD)中文版[3,4]后自行设计,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健康状态越好、生存质量越高。由研究者指导病人在已设计好的表格上打分,对文化程度低者给予语言提示协助完成量表。鉴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尤其是谈论性方面知识比较含蓄,对于生存质量调查表中的性生活满意度方面,详细说明该内容调查的重要性,要病人认真填写。对两组病人出院后4个月家庭访视时进行问卷调查。
1.2.2 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良性前列腺增生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由有心理学基础的研究者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具体心理干预内容如下。
向前列腺良性增生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心理状态和需求的病人,提供个性化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5]。讲明良性前列腺增生发生的原因及临床表现,建立个人健康管理档案,对每次健康教育详细记录并存档。发放健康教育指导卡,内容包括术前
戒烟、忌酒,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水果;术后避免
便秘诱发急性尿潴留,出院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及负重劳动等[6,7]。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性,大多数病人会有强烈的紧张和恐惧感,请术后病人交流治疗经验和效果,以减轻病人焦虑和恐惧感。在手术过程中研究者亲自上台对实验组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如拉着病人的手、目光注视及抚摸病人头部等使病人得到心理安慰。在术后研究者及时到床前进行相关指导,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鼓励家属给予病人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同时给予病人心理安慰。有文献报道,物质的因素不及情感因素重要,良好的婚姻关系更能促进身体健康[2]。病人与伴侣的关系、性生活满意度是影响其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病人抑郁程度的重要因素。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两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表2 两组病人术后4个月生存质量比较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定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即不仅要躯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及道德健康。恰当的心理干预能增强病人的身心健康水平,对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有一定帮助。本研究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结果显示,两组病人干预后4个月时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病人年龄偏大、自我价值感降低及普遍存在并发症而回避社会交往有关。对照组病人在院时只提供常规护理,出院后即基本结束了同医护人员的联系。在回家休养的时期内,病人家属给予病人过多的同情,使病人始终沉浸在自己是“病人”的角色中不能自拔,受生理和心理因素影响,不愿承担原来的角色导致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生理机能均不如实验组(P<0.05)。护理人员人文关怀不够及沟通缺乏艺术性使对照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不如实验组(P<0.05)。
通过不同形式的健康宣教及具体干预措施,实验组病人充分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消除了紧张、焦虑心理。在干预期间护理人员始终本着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让病人主动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包括制订自己的护理计划,并对自己是否能完全执行护理计划打分,提高病人的自控行为能力和遵医行为。建议病人在康复后为家庭和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使病人完全相信自己不是一个“废人”,而是一个“有用”的人。在研究者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影响下可以看出实验组病人围术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出院后4个月时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生理机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接受前列腺手术的病人都会有一个误区,认为做了前列腺手术就一定会影响到性功能及性生活的满意度。性生活满意与否直接影响到夫妻感情及与子孙的亲情上。有调查发现,大多数病人认为性生活是一个比较私密的事情而羞于启口。从细微的基础护理工作做起,在改善病人疾病症状的同时开办康复讲座及发放性生活指导手册,请术后的病人对实验组病人进行现身说教,以纠正病人的错误认识。从两组病人家庭关系可以看出,实验组病人性生活满意度和伴侣的关系方面以及与子孙的关系在术后4个月时均好于对照组(P<0.05)。提示:通过科学的干预方法能有效促进病人的家庭关系。
由于所在单位条件的局限性导致本研究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如样本量较小、跟踪时间较短,两量表设计及干预措施是否完全合理等。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注重加强自身提高的同时多从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多方面给予支持,以彻底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5 小结
以往的调查研究一般只注重病人在医院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而忽视了病人出院后的生存质量。心理行为干预更注重病人对所患疾病相关知识及健康行为促进的提高。家庭观属于情感因素,对于老年人生存质量是非常重要的[2],应充分认识到家庭的亲情和情感方面对病人生存质量优劣的影响。通过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实施TURP病人进行心理干预,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实验组病人术后的生存质量,说明此心理干预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通过上述干预措施不但提高了围术期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同时也加深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士主动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丰富了护士的职业内涵,调动了工作积极性,但同时也给护士今后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来源:《全科护理》2011年3月9卷8期;《心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术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苏凤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