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康德乐经验:别一开始就把DTP的目标弄错了 | 西普观点
“DTP模式创新目标,不是销量,不是毛利,而是疗效”,2017西普会的专业力专场上,针对DTP门特药房业务模式的话题,康德乐中国零售业务发展及电商事业部总监程锡安做了专题演讲,同与会嘉宾分享了打造DTP专业力方面的心得。
程锡安 康德乐 中国零售业务发展及电商事业部总监
演讲以康德乐为案例,阐述了DTP打造以患者为中心的解决方案方面的实操干货。程锡安提出了DTP模式发展的四项基础服务能力。基于这四项服务能力,康德乐在DTP模式创新上又做了许多非常有建设性的尝试:
DTP药房的史机遇
历史机遇方面,政策利好是重要原因,再一个是市场体量。
我们分解了3千亿蛋糕,处方药有1500亿的增量。另外2400亿的大蛋糕,是DTP模式和慢病管理模式。这里的体量和增量,更值得深挖。
另一个机遇是中国药店专业化升级的大趋势。
促进药房专业化有两大主因:一是专业化带来客流量与忠诚度;二是承接处方外配必须专业化。在此过程中,零售企业面临四大挑战:成本控制,以患者为中心,商业技术,模式创新。
打造以患者为中心的解决方案
患者需要什么?
我们做过药房运营调查。首先是希望买到真药,不是多便宜的药,也不是多漂亮的服务。这是基础的要求,决定药房是否值得信赖。
然后是个性化咨询,顾客可以和药师交流多少时间?
其次是在线服务。能否让病人在三甲医院拿到处方,回到二线、三线城市所在地后,有更加便捷的方式进行咨询?
后是患者教育。患者希望得到更多疾病相关的信息,而且是可信赖的专业信息。
数据管理,也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过去两年我们花了大几百万费用,去建立数据库。这对企业非常有必要,病人更是非常需要。
我们药房的定位,是病人和病程的管理。通过内外改造,建立服务体系的专业能力。内部改造是药师专业度的提升,外部改造则是对药房信息化的改造。
DTP更新升级和模式创新
DTP模式专业力方面,共有三项基础能力。
一是和上游客户对接和服务能力。做专科药房不是找到品种就完事了,对上游需求的把握,以及终落地的能力,才是关键的环节。
二是多维度地对患者进行专业的药事服务能力。光有产品不够,还要服务于患者。康德乐有一个体系叫MTM,连续了原来美国联合用药管理的方案,针对每一个病种,针对每一个病人,进行个性化服务。
三是现代物流和渠道覆盖信息处理能力。要清晰地知道病人的需求,给到上游一套完整的流向分析图表。这个图表是药厂做临床服务和工作的重要基础。
基于此,我们还做了一些模式上的创新尝试。
一个是DTP+O2O。把DTP和O2O结合起来。品牌化的线上沟通,专业化的线上+线下咨询,重视购买及售后服务的跟进。
第二是DTP+PAP。通过一个基因检测系统,帮病人判断用药是阳性还是阴性。此外还给患者一个关爱包,里面没有药,但是有病人平常用药、照顾等知识。
三是DTP+CRM模式。根据病人数据建立标签,药厂把全国200多个医院临床工作和DTP服务结合在一起,通过医院对病人的宣教,把后续产品的需求落地到我们DPT的闭环里面去。
DTP模式创新目标,不是销量,不是毛利,而是疗效。我们需要讨论更多的,不是经营效益,而是病人的用药体系更加专业,上游企业和下游病人更加认可,自然会带来销量和毛利。
演讲:程锡安丨康德乐中国零售业务发展及电商事业部总监
整理:申长伟
文章来源:药店财智(yaodiancaizhi)
本文为转载,我们不对其内容和观点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