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以大学生求职者的身份咨询了河北省六家企业,均被告知——录用后,单位肯定会组织体检并进行乙肝项目检测,如发现问题,将不予录用。据了解,现在的体检项目一般由用人单位自行确定,乙肝项目检测的“潜规则”,政策利好之后,乙肝人群依然遭遇用工歧视。
加强公众乙肝知识普及尤为重要,只有正确认识,才能真正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创造一个宽松的就业环境。据介绍,乙肝是一种血液传统染疾病,其病毒传播途经主要有三种: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同桌吃饭或是其他日常活动而感染的可能性极小,一同办公、握手更是不会发生传染。
事实上,中国台湾有个调查数据显示:在台的公司高管中有七成是
乙肝病毒携带者——这在排除遗传因素之外,估计是职场、商场的规则与环境造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喝酒应酬加熬夜,伤肝在所难免。这里想说的是,乙肝人群应该给自己点信心,毕竟那么多的“同病相怜”的战友也都取得了职场上的成功。七成,不是个小数目。
如果不幸引乙肝歧视,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后遭拒绝,可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还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用人单位的歧视行为对其造成损害的,可依据有关规定要求用人单位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