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拉米夫定是目前上市时间最长,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且进入医保的口服抗病毒的核苷酸类似物。拉米夫定的主要药物为贺甘定和贺普丁。那么,在乙肝的治疗中,是否会出现拉米夫定副作用?
拉米夫定
(Lamivudine)是新一代核苷类抗病毒药。开始用于治疗艾滋病。1995年后逐渐发现其对HBV DNA的抑制作用,并在全球进行了多中心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的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是迄今为止唯一经历长期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试验的核苷类药物。所有临床研究均证实,拉米夫定有较强的抑制HBV的作用,而且不良反应较轻微,发生率也不高,病人的耐受性较好。美国FDA和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先后批准拉米夫定上市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的主要药物为
贺甘定和
贺普丁。那么,在乙肝的治疗中,是否会出现
拉米夫定副作用?
拉米夫定贺甘定是临床乙肝抗病毒治疗的首选用药之一,相关研究表明国产拉米夫定——贺甘定与进口的贺普丁生物等效。贺甘定为核苷类似物,在DNA合成过程中,核苷类似物可以掺进去,却不能合成有正常功能的核酸链,从而终止病毒的复制;拉米夫定模拟的是胞嘧啶,它只能作用于病毒,而对人体没有作用。
拉米夫定贺甘定能显著抗病毒,抑制病毒复制,从而改善肝功能,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并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各种症状,延长生存期。
其中,拉米夫定副作用最常见的为不适和乏力,呼吸道感染、头痛、腹部不适和腹痛、恶心、呕吐和腹泻。在中国进行的2200例IV期临床研究中还观察到以下不良反应:口干1例,全身猩红热样皮疹1例,磷酸肌酸活性酶和血小板降低1例,重症肝炎住院1例。
百济药师温馨提醒:如果按照正确的用法使用贺甘定以及贺普丁,一般是不会出现拉米夫定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