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贺普丁(拉米夫定片)是全球首个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HBV有特异的抗病毒活性。那么,贺普丁(拉米夫定片)在乙肝的抗病毒治疗中的效果究竟怎么样?
贺普丁(
拉米夫定片)的问世,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上的里程碑。贺普丁(拉米夫定片)作用的靶位是HBV聚合酶,能抑制DNA合成,从而抑制病毒复制。体外和动物模型中证明贺普丁(拉米夫定片)有很强的抗HBV复制作用。临床实践也证明贺普丁(拉米夫定片)可迅速降低HBV-DNA的浓度,改善肝组织的病变。
目前通常以血清
HBV—DNA水平作为HBV再激活的标志,HBV再激活通常被定义为在化疗和(或)免疫抑制治疗过程中,或紧随其后发生的HBV—DNA升高10倍以上或其绝对值>10拷贝/ml_2J。HBV再激活通常发生于HBsAg阳性的病人,其中部分抗HBe阳性的病人可发生HBeAg的血清逆转换;也可发生于HBsAg阴性、抗一HBc阳性的病人,其中有些病人可发生HBsAg的血清逆转换。
贺普丁(拉米夫定片)是一种核苷类似物,它对HBV有特异的抗病毒活性。它通过抑制病毒DNA的合成来迅速而强有力的抑制HBV的复制。贺普丁(拉米夫定片)疗法显著改善肝脏的坏死-炎症性病变、减少
肝纤维化的进展、并使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血清转换率增加。在长期治疗时,贺普丁的耐受性良好。在大多数病人,继续治疗直至出现HBeAg血清转换是取得持续效果所必需的。
研究发现,免疫抑制剂及细胞毒性等治疗对乙肝的再激活起到关键作用,使用核苷类似物能有效地控制病毒复制从而达到预防再激活的目的,而使用贺普丁(拉米夫定片)预防性用药是有效
和安全的。用药时间可以缩短至
3~6个月。在定期检查中若发现病毒停药后出现反弹,此时即使肝功能正常,也应继续使用贺普丁或者其他抗病毒药物。目前抗病毒药种类增多,有了较多的选择,对于一些在治疗前HBV—DNA水平较高(>10拷贝以上)的采用一些耐药性低的药物治疗可能更好,化疗停止后按其他活动型肝炎一样抗病毒治疗和监测。
百济药师温馨提醒:贺普丁(拉米夫定片)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上呼吸道感染样症状、头痛、恶心、身体不适、腹痛和腹泻,症状一般较轻并可自行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