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对多方案化疗而顽固残留的浅表实体瘤,用安福隆行瘤内注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安福隆,是药物的商品名称,通用名为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安福隆是利用携带有人白细胞干扰素α2b基因质粒的重组假单孢菌生产的。安福隆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抑制细胞增殖以及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
安福隆适应症
用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丙型等)、尖锐湿疣、毛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艾滋病相关性卡波济氏肉瘤、恶性黑色素瘤等疾病的治疗。
安福隆药理
干扰素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诱导细胞产生多种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繁殖;干扰素对肿瘤细胞具有直接抑制作用, 能够调节宿主抗肿瘤免疫反应并通过抑制、分解肿瘤细胞生长所需因子等作用改变宿主与肿瘤细胞的关系;干扰素提高免疫功能包括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细胞毒性和天然杀伤性细胞的功能。
安福隆药代动力学
安福隆通过肌肉或皮下注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3.5~8小时,消除半衰期为4~12小时。肾脏分解代谢为干扰素主要消除途径,而胆汁分泌与肝脏代谢的消除是重要途径。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的吸收超过80%。
一般资料:全组共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32~68岁,平均47岁。
肿瘤情况:①肿瘤部位及大小:所有病例均为浅表性残留实体瘤。颈部17例,腋下5例,腹股沟3例,喉部2例,直肠部1例,直径2—6 cm;②病理特点:所有病理均有组织病理学诊断,其中转移性腺癌20例,恶性淋巴瘤3例,鳞性
细胞癌3例,非霍奇金淋巴癌2例(高度恶性19例,中度恶性6例,低度恶性2例);③一般要求:Kps>70分。行瘤内注射前均已多次化疔,残留实体而顽固存在,肝肾功能、心电图正常。
治疗方法: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 (商品名安福隆,天津华立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600万U加生理盐水2~ 4 ml,行瘤性内注射,用药前20 min注射地塞米松5—10mg,3次/周,连续2周。
结果分析:疗效标准CR:肿块完全消失,维持3周;PR:肿块缩小50% 以上,时间不小于2周;NC:肿块缩小不及50%或增大未超过25% ;PD:肿块增大25% 以上或出现新病情。
结果:28例中,CR 17例,PR 5例,NC 3例,PD 3例,RR 84.5% ,疗效突出。肿块大小部位及其他因素对疗效影响不大。
毒副反应:①全身反应:6例出现发热(T>38 oC),无过敏性休克等病例,也无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②局部反应:所有患者均有较轻的穿刺痛,2例进针处渗血,轻压后即止,无感染病例。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均为正常。
浅表肿块是全身性疾病,是脏器肿瘤转移或浸润而致,可侵犯身体任何部位 。因此,即使I、Ⅱ期病例,也是倾向于全身化疗,但对全身化疗后局部残留采取瘤内注射化疗,从以上治疗结果看,安福隆瘤内注射疗效较为突出,有效率可达84.5% ,毒副反应轻微,同时操作简便易行。因此,是较好的一种选择。
安福隆注射液(注射用重组干扰素a-2B)是具有天然干扰素的广谱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功能,是利于携带有人白细胞干扰素 一2B基因质料的重组假单胞菌生产的,其多肽因子结构、生物学活性及药理特性均与人体天然干扰素d-2B相同 。主要作用机制是:干扰素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诱生多种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对肿瘤细胞具有直接的抗增殖作用,改变正常细胞和转化细胞的细胞膜,增强巨噬细胞和天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增强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细胞毒性。瘤内注射治疗恶性肿瘤现较为普遍 ,从以上结果来看,对残留的实体瘤可优先使用安福隆瘤内注射。当然能否对深部残存的肿瘤内注射,以及选用其他药物,如PYM、MTX、DTP等尚需进一步探索。
(本文节选自《重组人干扰素α2b实体瘤内注射治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