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其病因病机多为湿热毒邪未尽、肝郁、血热血痕、脾肾阴阳气血亏虚等。
肝苏颗粒,是道地中药扯根菜经提取而成的单味成方制剂,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活血、平肝、健脾功能。药理和临床研究均表明肝苏颗粒对ccl4造成的肝损伤大鼠有明显的降酶、利胆、解毒等作用,可明显降低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肝苏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试验
将16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2例;对照组78例,两组症状主要包括疲劳、胁痛、腹胀、尿黄等;体征主要包括肝大、脾大、肝区叩击痛等。对照组予常规治疗:第1个月,甘利欣(甘草酸二胺)30ml+凯西莱(硫普罗宁)0.3g,1次/d;第2、3个月,单用
五酯胶囊(五味子甲素)2片/次,3次/d,90天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肝苏颗粒口服,1包/次,3次/d,疗程同对照组。
结果临床表现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在治疗后1个月均有明显改善:肝苏颗粒治疗组患者症状消失者71例(86.5%),而对照组为32例(41%)。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消除患者临床症状方面两组皆有一定的疗效,但以肝苏颗粒治疗组疗效更为显著;在肝功能改善方面,肝苏颗粒治疗组降低转氨酶、消退黄疸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对PGA指数的影响,肝苏颗粒治疗组治疗后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检测,也进一步验证了肝苏颗粒治疗组指标改善更加明显。同时彩色多谱勒观察门、脾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肝苏颗粒治疗组治疗后门、脾静脉D、Q值皆有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
以上结果表明,肝苏颗粒能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临床症状和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PGA指数,纠正肝脏血流动力学紊乱,从而对阻断及逆转肝纤维化进程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