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红豆杉胶囊是中药复方制剂,由红豆杉、红参、甘草3味中药组成,适用于
肺癌、
胃癌、
大肠癌、
肝癌、
口腔癌等中晚期
癌症的治疗,对放化疗有增效作用。复方红豆杉胶囊临床上抗
肿瘤作用疗效确切,但是否具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法(CAM)观察复方红豆杉胶囊对血管生成的影响。
药品与试剂:复方红豆杉胶囊;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新洁尔灭;水合氯醛;丙酮;甲醇。
方法:含药血清的制备清洁级雄性SD大鼠,常规饲养。复方红豆杉胶囊低剂量和高剂量分别按成人(60 kg)体重的6倍(180rag/kg)和I2倍(320 m kg)灌胃给药,空白血清组大鼠每天灌胃相同体积的蒸馏水。以上各组灌胃1次/d,连续灌胃7 d。于末次灌胃2h后,水合氯醛麻醉(35 mg/kg),腹主动脉取血,3 000
r/min,10 min离心,取上层血清。无菌滤器(直径0.2 btm)过滤除菌,密封,一20 保存。
CAM模型的制备:种蛋的孵育选择产出2d内的新鲜种蛋,先用温水清洗2次,再用1:1000的新洁尔灭清洗表面,最后在超净台内用75%酒精擦拭表面,放入无菌培养箱孵育,设定温度在37~C,湿度在40% ~60%。鸡胚的检查使用聚光灯源,自制照蛋灯。每天观察胚胎发育情况,随时淘汰未受精、死胎及胚胎发育不良的种蛋。
药物对CAM的作用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硫酸鱼精蛋白组,空白血清组,复方红豆杉胶囊低高剂量组5组。开窗24 h后,超净台内揭去透明胶,将灭菌好的擦镜纸片作为载体放在CAM的血管最少处,每枚种蛋加药量为10 l,将其轻轻加到载体上。加药后,用透明胶封闭窗口,标记后继续孵育。48 h后,记录鸡胚存活率,揭去透明胶,固定液(乙醇: 丙酮i:1)固定,以载体为中心,剪下CAM,水中展开后,铺于滤纸上,拍照,显微镜下观察血管数。以载体为中心,1 mill以内为一级血管,5mm内为二级血管,一、二级血管分别观察分析。
结果:复方红豆杉胶囊对鸡胚存活率的影响复方红豆杉低、高剂量组血清作用于CAM后,对鸡胚的存活率未见明显影响。
生理盐水组和空白血清组血管生长正常,硫酸鱼精蛋白组、复方红豆杉胶囊低、高剂量组血管计数明显减少,血管颜色苍白、变浅,载体放置部位无血管生成。
血管生成是指从已存在的血管中长出新的毛细血管的过程。肿瘤的生长和转移都依赖于新生血管的形成。新生血管为肿瘤的生长提供营养和排出废物,刺激肿瘤生长,促使肿瘤向其他组织器官转移。原发灶血管数量的增多,增加了肿瘤转移的可能性,即新生血管形成与肿瘤的转移倾向呈正相关。因此,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已成为近年来控制肿瘤生长和抗肿瘤转移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复方红豆杉胶囊高剂量组 复方红豆杉腔囊低刘量翅阻止肿瘤细胞的增殖。红参是人参的加工品之一,其主要抗肿瘤成分是人参皂苷。人参皂苷R 可以对CAM血管生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人参皂苷Rg3联合
紫杉醇为主化疗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尤其在稳定肿瘤方面优势明显 。人参皂苷Rg3可能通过抑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产生,以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也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
复方红豆杉胶囊由红豆杉、红参、甘草三味中药组成。红豆杉的提取物紫杉醇是治疗转移性卯巢癌和
乳腺癌的有效药物之一。研究表明紫杉醇对血管生成有很强的抑制效应,证实紫杉醇是一种血管生成抑制因子 。紫杉醇能够明显抑制裸鼠肝癌的血管生成,是一种极其有效的化疗药物。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与微量蛋白结合,促进其聚合,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效地配合肺积消1号方治疗老年晚期肺癌32例。复方红豆杉胶囊治疗肝癌60例临床研究。结论复方红豆杉胶囊具有明显的抑制CAM血管生成的作用。
(本文节选自《复方红豆杉胶囊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