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对婴儿来说是一种营养物质高的食物,有利于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1],母乳喂养能够预防产妇产后出血、促进子宫恢复[2],但在我国母乳喂养率较低,如何提高母乳喂养率是一个新的问题。我院将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下是详细报告:
目的:分析产后乳房按摩最佳时间及其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产妇,将80例产妇简单随机分为两组,40例产妇为一组。其中,一组产妇实施产后24小时按摩乳房(对照组),另一组在产后2小时进行乳房按摩(观察组)。将两组产妇的首次泌乳时间、泌乳量及母乳喂养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产妇的首次泌乳时间、泌乳量及母乳喂养情况均不如观察组产妇(P<0.05)。结论:在产妇产后2小时进行乳房按摩,时间最佳,有利于乳汁的分泌,母乳喂养率也有较大提高。
1.产妇资料和按摩方法1.1 基线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产妇(属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作为研究对象,一组有40例产妇。
对照组:年龄范围19~34(26.35±2.41)岁。
观察组:年龄范围20~35(26.89±2.16)岁。
对照组和观察组产妇在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值大于0.05.
1.2 按摩方法产妇在产后24小时进行乳房按摩(对照组),护理人员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安排产妇进行常规检查,在产妇产后24小时进行乳房按摩。
产妇在产后2小时开始进行按摩乳房(观察组),具体操作如下:
(1)健康教育:向产妇说明母乳喂养的好处,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的重视。
(2)按摩方法:叮嘱产妇先用温水清洗乳房,护理人员在清洗双手后,将润肤油在双手上均匀涂抹,轻柔按摩(用掌根)产妇胸部,顺时针或逆时针多方向进行按摩。纵方向提拉乳头,进行来回按摩。按摩时间为一天一次,一次15~20分钟。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产妇的首次泌乳时间、泌乳量及母乳喂养情况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处理将两组产妇的首次泌乳时间、泌乳量和母乳喂养情况数据录入到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用%表示母乳喂养情况,以(n)%形式表现,使用卡方进行数据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泌乳时间、泌乳量,用t进行检验。当P小于0.05时,表示两组产妇的各项资料数据对比有明显的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实验结果在经过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产妇更胜一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近年来,给婴儿食用奶粉的情况越来越多,母乳喂养率大大减低,随着婴儿需求的减少,产妇乳汁分泌的也少,形成循环,不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提高母乳喂养率的关键在于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的重视和母乳分泌量,我院意在探究产后乳房按摩最佳时间及其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产妇的乳汁分泌不足不利于母乳喂养,进行乳房按摩可以有效促进乳汁分泌。乳房按摩是指以刺激乳房的方式激发内源性催乳素[3]达到促进分泌乳汁的方法。在产妇产后2小时进行乳房按摩是最佳时间,有利于刺激乳房分泌催乳素,改善血液循环[4],加快乳汁分泌速度,缩短乳汁分泌时间。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乳房按摩中对乳房的提拉刺激与婴儿的吮吸动作相似[5],有利于分泌乳汁。护理人员在产妇产后2小时这个最佳按摩时间内为产妇进行正确的乳房按摩,提高了母乳分泌量,产妇在健康教育后对母乳喂养重视起来,从而使母乳喂养率得到提高。
我院收治将8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产妇各40例。对照组在产妇产后24小时为其进行乳房按摩,观察组在产妇产后2小时对产妇乳房进行按摩。对照组产妇的首次泌乳时间为21.52±5.89小时、泌乳量为12.63±5.48ml、母乳喂养率为52.50%,明显不如观察组产妇的首次泌乳时间为11.25±4.36小时、泌乳量为22.54±4.37ml、母乳喂养率为87.50%.在产妇产后2小时观察组为其进行乳房按摩,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产妇产后2小时进行乳房按摩,有利于产妇首次泌乳时间的缩短,有效增加产妇的泌乳量,对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适合应用在临床中。
参考来源:《产后乳房按摩最佳时间及其对母乳喂养的影响》陈惠兰,《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