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高血压与脑血管病之间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高血压是脑卒中的最重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脑血管病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的时候切不可突然停药,会引起降压停药综合征。
高血压早已被公认为
脑血管病(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血压的水平与脑血管病危险性的增加呈线性关系。
脑血管病人伴有高血压者不乏其人,服用降压药物也是常有的事。但有一点应特别注意的是不要突然停药,这是因为长期服用降压药的患者,如果突然减量或停药,可使血压反跳而引起一系列反应,称为降压停药综合征。主要表现:血压突然急骤升高、头晕、头痛、乏力、出汗等;有的因血压突然升高并发心血管痉挛,心肌梗塞而危及生命。其发病机制:多数学者认为,这是由于部分降压药长期服用,可使机体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突然停药可出现超射现象,血压反跳升高所致。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些
高血压病人习惯睡前服用降压药,以为服药后血压下降,可以舒舒服服地睡一觉。殊不知,睡前服用降压药是不科学的,容易使脑血管病加重,并可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由于人体在“生物钟”的作用下,血压24小时内波动很大。人在入睡后机体大部分处于休息状态,新陈代谢减慢,血压也相应下降,至睡后两小时即降至20%左右。如果病人在睡前服用降压药,两小时后也正是药物的高效期,这可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血流缓慢,脑组织供血不足,血液中的某些凝血物质,如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也极易粘附在血管内膜上,聚积成凝块。特别是老年人有动脉粥样硬化时,血管内膜粗糙,则更易形成栓子阻塞脑血管而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而且血压大幅度下降,也常引起心肌供血不足,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因此,脑血管病人伴有高血压时。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服用降压药,除已知血压过高外,应避免睡前服降压药,可将每天的末次服药,安排在睡前3~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