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件终身的事情,大多数的患者都是口服降糖药进行血糖的控制,偶尔出现漏服的情况很正常,这时候应该如何补救呢?别着急,百济药师告诉你口服降糖药漏服之后怎么补救。
遇到漏服降糖药这种情况,要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处理时需要参考以下几个因素:漏服降糖药物的种类、漏服的时间以及当时的血糖水平等等,而所用降糖药物的种类是决定不同补救方法的基础。
1、磺脲类药物
这类药物品种繁多,按照起效快慢及作用维持长短可分为短效和中长效两大类。
短效药物(如糖适平、美吡达等)通常要求每餐前半小时服用。如果您到了进餐时才想起来,可以将进餐时间往后推半小时。如果到了饭后两餐之间才想起来,则需要立即测一个随机血糖,若血糖轻度升高,可以增加活动量而不再补服;若血糖明显升高,可以当时减量补服。如果您到了下一餐前才想起来漏服药了,那就测一下餐前血糖,如果餐前血糖升高不明显,就依旧按照原剂量服药,无需任何改变;如果餐前血糖升高明显,可以酌情临时增加餐前用药剂量或是适当减少当餐的进食量,以使血糖尽快恢复到正常范围。切不可把上一次漏服的药物加到下一次一并服下,以免造成低血糖。
如今,越来越多的病友选择中长效的磺脲类药物,如格列吡嗪控释片(瑞易宁)、格列齐特缓释片(达美康缓释片)和格列美脲(亚莫利)。这类药物往往要求患者于早餐前半小时服用,每日一次,这类药因为服药次数少,可以明显减少漏服的次数。如果您早餐前漏服药而于午餐前想起,可以根据血糖情况,按照原来的剂量补服药物。如果到了午餐后才想起来,可以视情况半量补服。
2、餐时血糖调节剂
这一类药的代表药物是瑞格列奈(诺和龙)和那格列奈(唐力)。对此类药物漏服的处理与短效磺脲类药物类似。如果刚吃完饭时想起还没吃药,可以立即补服;如果两餐之间想起前一餐忘记用药,应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决定是否减量补服;如果马上到下一餐时间了,则要测餐前血糖,若升高不明显就无须改变用药和进餐量,若血糖升高明显,可以适当增加餐前用药剂量或减少这一餐的进食量,使血糖尽快恢复到正常范围,减少漏服药物造成的影响。
3、α-糖苷酶抑制剂
此类药物的代表药物有阿卡波糖(如拜唐平、卡博平)和伏格列波糖(如倍欣)。因为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延缓肠道中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故若餐中想起漏服,可以马上补服;如果吃完饭再补服的话,由于缺乏作用底物,药物的降糖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4、双胍类药物
其代表药物是二甲双胍。此类药物不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单药应用一般不会出现低血糖。如果二甲双胍的用量较小,可以通过加大活动量的方式降低血糖而无需补服。联合用药的患者也最好仅采用增加活动量的方式,或者在明确血糖水平确实高以后再补服,以减少由于用药时间变化,导致多种药物相互作用而出现低血糖反应。要是已经到了下一次使用二甲双胍的时间就无需再补了。
5、胰岛素增敏剂
这类药物的代表是罗格列酮(文迪雅、太罗))和吡格列酮(艾汀、瑞彤)。这类药物只需要每天一次服用,起效较慢,充分起效需要1~2周的时间,单独使用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所以单药应用者漏服当日均可补服,联合用药者只要血糖不低也可当日补上。
6、DPP-4抑制剂
其代表药物有
捷诺维等。此类药物具有血糖依赖性的胰岛素促泌作用,同时可以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速度、增加饱腹感、减轻体重、增加胰岛B细胞数量等多重作用。这类药物只需每天一次服用,餐前、餐后皆可,漏服后于当日随后补服即可。
百济药师温馨提醒:漏服降糖药的
糖尿病患者,无须慌张,根据文中提到的方法进行补救就可以了。糖尿病的治疗就是一场持久战,患者在治疗的时候应该保持平稳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