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妥洛克是一种新型的强力胃酸药抑制剂,采用潘妥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较好的疗效。潘妥洛克肠溶片是一种新型的强力胃酸抑制剂,主要用于胃壁细胞,通过抑制膜离子/钾离子一磷酸腺苷酶(H/KATPase)选择性对胃酸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暂时抑制胃内的幽门螺杆菌,促进溃疡的愈合。潘妥洛克的成分为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可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尤其对高胃酸分泌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患者,多能在4周内治愈。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未出现腹泻、口干、嗜睡等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潘妥洛克(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是一种不可逆的质子泵抑制剂,可在胃壁细胞的酸性环境下被激活为环次磺胺,再特异性地与胃酸分泌的最终环节-质子泵(即H+,K+-ATP酶)上的巯基以共价键结合,使其丧失泌酸功能。本品能够有效抑制基础、夜间、及24小时胃酸分泌,抑酸效应呈现出剂量相关性。
潘妥洛克适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与下述药物配伍用能够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或克拉霉素和甲硝唑,或阿莫西林和甲哨唑(详见用药方法)以减少该微生物感染所致的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的复发。潘妥洛克不用于治疗病变轻微的胃肠道疾患,如神经性消化不良。在应用潘妥洛克治疗胃溃疡前,须除外胃与食道的恶性病变,以免因症状缓解而延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应经内镜检查核实。
潘妥洛克服药4周后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及肾功能均束见有异常改变。因此.潘妥洛克和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均为有效而安全的药物。但潘妥洛克治疗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其愈合率、总有效率及l周内上腹痛缓解牢均高于奥美拉唑组。潘妥洛克除强力的抑制胃酸分泌外,还能抑制幽门螺杆菌(HP)生长,根除ttP不仅能使溃疡愈合,而且能减少复发并从根本上治愈消化性溃疡病。若潘妥洛克与氨苄青霉素、克拉霉索和甲硝唑等抗生索合用,可根除IIP感染,以减少陔微生物感染所致的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复发,可望提高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远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