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是一种顽固性、慢性、复发性皮肤病,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但均缺乏特效。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迪银片进入临床以来,以疗效高、见效快、疗程短的优点,得到临床医师和患者的认同,但其毒副作用致口干、皮肤干燥、皮肤瘙痒、皮疹的发生率也较高。我院针对上述问题,拟定了消银片与迪银片同服,以减低迪银片的毒副作用。笔者观察40例患者,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入选标准 根据《疾病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选择符合寻常性银屑病诊断的门诊患者,随机分组治疗观察。孕妇或哺乳妇女、小儿以及正在使用其他西药治疗的患者不在入选之列,不能坚持服完疗程的患者均做剔除处理。
1.2 一般资料 治疗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17~56岁;病程7天~20年;进行期21例,静止期19例。对照组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21~60岁;病程11天~26年;进行期14例,静止期10例。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应用迪银片,10片/d,分2次口服。同时服消银片,14片/d,分2次口服。消银片成分:地黄、牡丹皮、赤芍、当归、苦参、金银花、玄参、红花、防风、白鲜皮、牛蒡子、蝉蜕、大青叶等。其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养血润燥,祛风止痒。对照组口服迪银片,10片/d,分2次口服。两组均同时外用恩肤霜。治疗8周进行疗效判定,结果进行校正χ2检验。
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每周复诊记录其皮疹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检查血象及肝肾功能。
1.4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标准采用上海市银屑病防治研究协作组疗效标准。基本痊愈为皮损全部消退或仅残留少数点状损害者,显效为皮损消退50%以上者,有效为皮损消退20%以上者,无效为皮损消退20%以下或未改善者。
1.5 治疗结果 治疗组基本痊愈22例(55.0%),对照组基本痊愈3例(12.5%)。经统计学处理,校正χ2=9.667,P<0.05,两组基本痊愈率比较,差异有显着性。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结果 (略)
1.6 不良反应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除皮疹外,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两组治疗前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略)
2 讨论
银屑病的病因复杂、未明,西医认为与遗传、感染、代谢、免疫等各种因素有关[1]。迪银片内含活性多肽的生化制剂,口服以后可显着提高人体免疫力,并参与人体代谢及生化过程,从各方面起到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对于本病的发生[2],中医学认为血热是主要根源,因病久耗伤阴津,气滞血瘀,故中医学从清热凉血、养血活血、解毒化瘀治之。口服迪银片后出现的口干、皮肤干燥、脱屑瘙痒等不良反应即为阴伤血燥之象。消银片有清热凉血、养血润燥、祛风止痒的作用,故能消除迪银片的不良反应,或减轻副作用,配合迪银片治疗能收到较好疗效。
通过本组病例观察,可以看到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也较他院统计资料为低,而基本痊愈率明显提高(55.0%),说明配合中药治疗,既保持了迪银片见效快、疗效高、中药毒副作用小、远期效果好的优点,又较好地消除了迪银片各种毒副作用、中药见效慢的弱点,起到了标本兼治的作用。对此40例患者随诊1年,仅有1例复发,继续治疗仍然有效。
参考来源:《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2005年2月2卷1期;《中西药结合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史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