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由于自身抵抗力下降等因素的影响易患
带状疱疹,治疗不及时易产生后遗神经痛,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解老年人带状疱疹的发病及诊疗状况,本文对151例老年住院带状疱疹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住院治疗年龄≥60岁、诊断为带状疱疹的患者151例,其中皮疹出现距住院时间<1个月。男83例,女68例,年龄60~94岁,平均(702±75)岁。
12 方法
统计分析患者起病诱因,自觉症状,皮疹部位及特征,疼痛与皮疹关系,合并疾病及诊疗情况。由于大部分患者伴有多系统疾病,只分析与带状疱疹关系相对密切的
肿瘤、呼吸、心血管、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神经系统等主要疾病。
13 诱因及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22例存在受凉或劳累诱因。146例患者主诉起疹部位疼痛,其中疼痛明显或剧烈难忍者57例,疼痛性质多样,为阵发或持续的刺痛、胀痛、烧灼痛、闪电样痛,伴或不伴放射;5例未诉疼痛;13例患者局部有痒感;4例有麻木感;6例伴乏力、发热或精神差等全身症状;5例伴局部淋巴结肿大。所有患者中1例顿挫型无皮疹,2例全身泛发,73例左侧受累,75例皮疹位于右侧。按受累皮肤的神经支配统计,胸部(包括胸背、腹、肩胛、腋窝)83例,三叉神经区40例,腰骶部19例,颈部6例。皮疹主要表现为条带状分布的红斑、水疱、丘疱疹,27例较严重者出现大疱、血疱或脓疱。患者住院前疼痛时间1~30 d,平均(583±217)d;皮疹于住院前20 d至入院后6 d出现,平均(55±274)d。75例疼痛早于皮疹≥1 d,最长27 d,平均(463±426)d;7例皮疹早于疼痛≥1 d;63例为疼痛与皮疹相继或伴随出现。
14 合并疾病
本组中无合并疾病者55例,合并一个系统疾病者56例,并存两个系统疾病者26例,合并三个及以上系统疾病者14例。主要并存的单病种疾病为
高血压51例、
糖尿病14例、
冠心病14例、
脑卒中11例、
胃炎(未治愈)8例、消化道溃疡6例、肿瘤5例。
15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抗病毒(
万乃洛韦或泛昔洛韦)治疗,疗程2~14 d。13例因合并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消化道溃疡)控制不佳或无疼痛未用糖皮质激素,138例接受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20~50 mg/d)治疗,其中初始剂量为每日地塞米松75 mg者58例,地塞米松5 mg者69例,糖皮质激素应用2~17(平均566±287) d后开始减量,住院期间最长用药时间21 d。所有患者均给予维生素B1及B12治疗,57例疼痛明显者口服非甾体镇痛消炎药,个别患者应用普鲁卡因、阿片类(曲马多)或抗
癫痫(得理多)药物。局部根据皮损特点给予湿敷、HeNe激光照射及预防感染等处理,其中应用针灸或理疗者8例。确诊带状疱疹前22例患者因不明原因疼痛行B超、X线或心电图检查。4例疑为冠心病或血压控制不佳;4例疑为
骨质增生、
肩周炎或
坐骨神经痛;3例疑为胃病或以腹痛待查收住院;2例疑为上呼吸道感染;疑为
肾结石、
胆结石、
偏头痛、淋巴结炎者各1例;5例诊断未明。
16 住院天数
患者住院2~34 d,平均 (1022±584)d,出院时疼痛完全消失者109例,明显减轻者42例。
2 讨论
带状疱疹由具嗜神经和皮肤特性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在临床上本病多见于成人,儿童不常见,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随着增龄,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尤其是细胞免疫),受凉、劳累等诱因或合并肿瘤使机体免疫力进一步降低,使潜伏在体内的病毒成功逃避宿主的天然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1〕,从神经元沿着轴突到达皮肤,并在细胞间播散,最终穿透表皮而发疹。
本组老年人带状疱疹有如下特征:①绝大多数患者出现疼痛,疼痛剧烈者所占比例大,年龄越大,疼痛越重,持续时间越长。这与在临床上青壮年带状疱疹患者大多疼痛较轻或无自觉症状或仅有痒感差别较大。②皮疹范围广泛,多数呈大片带状分布,水疱融合成片,严重者甚至全身泛发血疱、出血性丘疹,经病理检查才确诊;而青壮年由于免疫力强,皮损多表现为一至数群小水疱,疱液多澄清,少有大疱血疱。③皮疹易侵犯面部。据报道〔2〕在所有年龄阶段,带状疱疹受累部位依次为胸部、颈部、三叉神经及腰骶部,我们的统计依次为胸部、三叉神经、腰骶部例及颈部。可见在老年人胸部仍是最好发部位,但三叉神经,尤其是眼部带状疱疹所占的比例明显增高。④多数患者疼痛早于起疹,且老年人半数以上合并其他系统疾病,这就使那些疼痛时间长的患者更难以诊断,在疱疹出现前,患者可被疑为各个系统的疾病。因此,对在老年人躯体某侧发生不明原因的疼痛且相关器官检查无异常者,要考虑带状疱疹。
老年人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是抗病毒、镇痛及预防细菌感染等。本组病例无论皮疹广泛与否,经治疗3~4 w均可痊愈。疱疹相关的前驱疼痛是感觉神经急性病毒感染的征象,而老年人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病毒清除困难,因此早期抗病毒治疗很有必要,且万乃洛韦和泛昔洛韦〔3〕在抗病毒方面也已显示出更好的疗效。
参考来源:《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年2月27卷3期;《老年人带状疱疹151例临床分析》;徐秋梅 刘贞富 李雯 江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