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脱发是以头皮脂肪过量溢出、头皮油腻潮湿、易混杂尘埃皮屑、头发脱落导致毛发稀疏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病,可伴有头皮瘙痒及炎症。目前西医针对男性脂溢性脱发通常采用口服非那雄胺及外用米诺地尔联合治疗,治疗6个月或更长时间后大部分患者毛发脱落停止或毛发再生。在辨证基础上,应用中药方可以改善患者体质,提高并稳固疗效。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脂溢性脱发的进展综述如下。
1 分型论治
脂溢性脱发中医称之为“油风”、“蛀发癣”,认为发为血之余。《素问·上古天真论》日:“……肾气盛,齿更发长”。《素问·六节脏像》日:“……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肾者,主蜇,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金匮要略》日:“夫失精家发落”。心主血脉、主神志,肺主宣发,外合皮毛;肝主藏血,主疏泄;肾藏精,其华在发。王清任在《医林改错·通窍活血汤所活之症因》里说:“皮里内外血淤,阻塞血络,心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可见多种原因可导致“油风”的发生,而且这些原因可相互影响,在临床上需要审慎辨别脱发形成的机制,辨证论治。脂溢性脱发一般分为五型:脾胃(肝胆)湿热型,血虚风燥型,肝肾不足型,肝肾阴虚型,精虚不固型。
1.1 脾胃(肝胆)湿热型 此型相当于油性脂脱,头发油腻、头皮潮红、发根粘腻、头发稀疏脱落、口苦、舌质红、苔黄腻,治宜健脾利湿、清热生发。艾儒棣选用楂曲平胃散,药用生山楂、槐米、神曲、厚朴、苍术、陈皮等,此方用平胃散燥湿行气、运脾祛脂,加用山楂、神曲健脾消食、消化油腻,槐米清热凉血,共奏运脾祛湿清热之效,肝胆湿热证伴头晕目赤、胁痛口苦,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在龙胆泻肝汤清利肝胆湿热的基础上加白鲜皮、苦参等利湿祛风之品以增强疗效。魏跃钢的研究发现,辨证为肝胆湿热型患者,单纯应用龙胆泻肝汤的疗效与口服养血生发胶囊相当,但疗程较后者缩短。
1.2 血虚风燥型此型 相当于干性脂脱,头发稀疏、干枯或焦黄,头皮叠起鳞屑、自觉瘙痒、舌淡、苔薄、脉细,脱发时间较长,治以养血祛风兼以养阴清热。刘泳涛采用祛脂防脱生发饮(药用茯苓、泽泻、米仁、白蒺藜、萆薢等) 1剂/d,分2次服用,外用白芷、藁本、苦参、皂荚、生山楂等,煎煮后取汁1000 ml,加4%的白醋100 ml浸泡洗头30 min,每周2次,内服外用均以3个月为1疗程,对照组用21金维他口服,每次1片,3次/d,胱氨酸l00 mg,3次/d,并用2%采乐洗剂,每周2次,1个半月后改为每周1次外洗,内服外用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组60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60例总有效率6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3 肝、肾亏损型 此型脱发日久、头发稀少、干燥无光泽,伴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失眠多梦,舌淡、少苔、脉细数,治宜补益肝肾、养血通络。林朝亮等 选用七宝美髯丹加减,若见瘙痒明显者加乌梢蛇、白蒺藜、蝉衣等,共治疗290例,疗程3个月,总有效率91%。李强等采用养血通络生发汤治疗肝肾亏损型脂溢性脱发,药用当归、鸡血藤、酸枣仁、枸杞子、夜交藤、女贞子、山茱萸、桑葚、山药、熟地等,每日1剂,分3次口服,8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96例中治愈31例、显效32例、有效2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7.5%。
1.4 肝肾阴虚型 本型患者多有遗传倾向,常见于脑力劳动者或体弱者,见脱发处头皮光滑或遗留稀疏、细软短发、常伴腰膝酸软,夜尿频多,治以养阴益肾,兼以凉血祛风。席建元等用祛脂生发汤治疗,药用何首乌、牡蛎、女贞子、旱莲草、桑椹、桑白皮、生地、侧柏叶、丹参、茯苓等,煎取汤液150 ml,2次/d,连用3个月,总有效率91.1%,对照组用胱氨酸片的有效率60.0%,2次/d,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韩建军采用二至四物汤为基础,加用首乌、黑芝麻、枸杞等补肾乌发之品治疗,疗程最短30 d,最长90 d,平均68 d,治疗后68例患者中病情I期患者36例全部治愈、II期患者22例治愈20例、III期患者10例显效有效各5例,总有效率100%。
1.5 精虚不固型 本型患者可因虚劳而失精,肾精亏损,则头寒、发落、目眩,脉极虚芤迟,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江一帆应用此方治疗,治疗组予以5%米诺地尔溶液每日涂患处2次,在此基础上加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药组成桂枝、白芍、生姜、龙骨、牡蛎各
另外,张苍等采用天麻钩藤饮治疗脂溢性脱发,认为本病主因可有肝失疏泄、风湿搏结而成,所以从肝论治,条达肝气、祛风胜湿可获良效,选用天麻钩藤饮治疗20例,均在3个月内达到治愈或显效。何进等采用加味四妙散(药用苍术、黄柏、牛膝、当归、三七等)治疗脂溢性脱发62例,治疗1个月后总有效率95.2%。患者久病入络,可出现血瘀阻络之证,心情抑郁、舌质紫暗、脉沉涩,女性患者还可出现月经不调,色紫黯并夹有血块等,对此类脂溢性脱发的患者需活血化瘀生发,瞿幸选用通窍活血汤、桃红四物汤治疗,对促进头部微循环、促进毛囊及毛发生长具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认为,肺主皮毛,脂溢性脱发亦可从肺论治,对于肺气虚及易外感者,可选用益气补肺之品,如在玉屏风散基础上加杏仁、胡桃、蛤蚧、山药、人参等;对于肺经风热者,可选用枇杷清肺饮化裁,酌加白蒺藜、地肤子、蛇舌草等清热祛风之品;对于肺阴虚者,可选用沙参麦冬汤,可加用西洋参、天冬、黄精、绞股蓝等。另外,有些单味中药对于毛发生长有较好的疗效,如制何首乌、黑芝麻,可补肾生发;桑叶、枇杷叶、白芷具有宣肺生发的作用,现代药理实验也证明桑叶、枇杷叶具有促进毛发生长的作用,而白芷则具有促进毛囊生长的作用。
2 外治法
2.1 中药外治法(或可配合中药内服)中药外用可以经皮肤渗透至毛囊周围及毛囊处,使气血充盛、经络通畅,毛发得以濡养,为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若配合中药内服疗效更为显著。韩爱鱼应用外用方药(侧柏叶
2.2 针灸法 徐爱琴应用体针疗法:选主穴百会、四神聪、头维、生发穴,配穴皮脂溢出过多配上星、失眠配安眠穴或翳风,手法用平补平泻,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2d 1次,10次为1个疗程;梅花针叩刺疗法:采用梅花针循经叩刺脱发区以疏通经络,运行气血,改善脱发区血液循环,促进生发,为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头皮微红轻度肿胀的脱发区采用轻叩手法,头皮无明显变化者采用中等刺激叩刺,使局部头皮潮红充血,头皮凹陷表面苍白光亮者采用重手法叩刺至少量渗血,每区3~5 min。
2.3 电磁波治疗 高效电磁波治疗仪照射(TDP),TDP预热后照射局部,距离20~
目前对于脂溢性脱发的病因研究虽然比较明确,治疗方案也较多,但临床对于脂溢性脱发治疗的疗程较长,疗效也有待提高。西药产生疗效虽然较为迅速,但其副作用较大,且停药后易反复。中医药治疗脂溢性脱发方法灵活多变,可以根据患者体质辨证论治,中药处方具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的优势,而且在临床上还可以不断探索更为有效的中药组方;中医外治法可直接作用于脱发皮损区,具有疏经通络,调理气血的作用,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应用前景。另外,某些中药具有较显著的促进毛囊及毛发生长、拮抗雄性激素、调节免疫力等作用,现在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取这些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制作成片剂或口服液剂,为临床提供十分便捷的治疗手段。当然中医药在治疗脂溢性脱发的过程中也有自身的不足之处,比如治疗过于个体化,对于该病病因病机的研究、辨证分型认识的统一、药物和方剂的使用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这些都需要有更多细致而认真的研究工作。
(沈钗英,朱金土,中医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研究进展[J]浙江临床医学2011年4月第13卷第4期:453-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