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黄斑变性(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发达国家老年人致盲的首要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现也成为我国老年人4种主要致盲性疾病之一。AMD的确切发病原因目前尚未确定,很可能是多种因素交叉反应的结果,如:遗传、光照、社会因素、营养因素、毒物损害、免疫反应和吸烟等。叶黄素(乐盯的主要成分)作为一种高能量蓝光滤过器和抗氧化剂,可能起到保护黄斑区和视网膜免受光损伤的作用。
叶黄素及其功效
叶黄素是维生素A的前身,在自然界中只存在1种异构体,即玉米黄素。叶黄素广泛存在于各种蔬菜、水果和花卉中,尤其在猕猴桃、黄玉米和蛋黄中含量较多,在一些鱼类及人体血浆和奶汁中也有分布。
视网膜黄斑区主要有两种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及其同分异构体玉米黄质。现认为叶黄素族可通过改善像差作用提高视力,保护中央视网膜。这可能基于以下两种作用:(1)作为高能量蓝光滤过器,叶黄素主要累积在由许多光感受器神经轴突组成的Henle纤维细胞层中,其中神经轴突覆盖在光感受器上。(2)作为抗氧化剂,啐灭和清除光诱导产生的组织氧张力。
什么是黄斑变性
AMD是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神经视网膜退行性变造成的一种不可逆性视力下降或丧失的疾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人群,双眼可先后或同时发病,呈进行性视力损害,是一种严重威胁老年人视功能的眼底病变,也是老年人视力减退和失明的主要原因。
黄斑色素(macular pigment,MP)是AMD的一个指标,亦可作为全眼健康的生物指叶黄素与老年性黄斑变性的防治标。而MP的形成来源于食物中叶黄素和玉米黄素,是一种在眼睛中起关键作用的视觉组织,其光敏细胞发生分解,则是引起AMD的一个因素。
叶黄素对AMD的预防作用
AMD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研究表明,AMD发病部分与营养有关,叶黄素对AMD的预防作用已经逐渐受到重视。有专家发现,富含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的饮食可能抑制年龄≤75岁妇女的中间型AMD的发展。也有专家评价了血液中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含量与AMD的关系。据相关结果显示,补充叶黄素和/或玉米黄素受试者(15.6%)血清中的叶黄素(玉米黄素)水平比未补充者平均高约2倍(1.5倍)。血清中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的含量与AMD患病率无关。但由于很多受试者已补充了叶黄素和/或玉米黄素,因此该研究结果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总之,虽然叶黄素对黄斑变性的预防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多项试验结果证实每天服用约6mg叶黄素可预防黄斑变性的发生,尤其是A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