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什么是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器官移植抗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皮肤真菌病、膜肾球肾炎、炎性肠病和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等。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主要有五类:
1、糖皮质激素类,如可的松和强的松;
2、微生物代谢产物,如环孢菌素和藤霉素等;
3、抗代谢物,如硫唑嘌呤和6-巯基嘌呤等;
4、多克隆和单克隆抗淋巴细胞抗体,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和OKT3等;
5、烷化剂类,如环磷酰胺等。
根据合成方法,免疫抑制剂大致可分为:
1、微生物酵解产物:环孢菌素CsA类、
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雷帕霉素Rapamycin(RPM)及其衍生物SDZ RAD、Mizoribine(MZ)等;
2、完全有机合成物:大部分来源于抗
肿瘤物,主要有烷化剂和抗代谢药二大类。包括激素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azathioprine,Aza)、氨甲蝶呤Leflunomide、breqinar(BQR)等;
3、半合成化合物:RS61443(mycophenolate mofetil,MMF)、SDZIMMl25、DeoxysPergualin(DSG,脱氧精瓜素)等;
4、生物制剂:antithymocyte globulin(ATG)、antilymphocyte globulin(ALG)等。
根据其发展状况,免疫抑制剂大致可分为:
第一代: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等,药品有强的松和甲基强的松龙Methyprednisolone、雷公藤多苷片、硫唑嘌呤、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即抗淋巴细胞
免疫球蛋白ALG)为代表,主要作用为溶解免疫活性细胞,阻断细胞的分化,其特点为非特异性,为广泛的免疫抑制剂,ALG对骨髓没有抑制作用。主要副作用是可引起代谢紊乱、高血糖、
高血脂、
高血压。目前总的倾向是尽可能减少其用量或停用,但移植界对此尚有争论;
第二代:以
环孢素(环孢菌素、环孢菌素A、山地明、赛斯平、环孢多肽A、环孢灵(Cy-A、Cs-A)、新出地明(Neoral)和他克莫司为代表,为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剂,主要作用是阻断免疫活性细胞的白细胞介素 2(IL-2)的效应环节,干扰细胞活化,其以淋巴细胞为主而具有相对特异性。CsA和FK506已被FDA批准用于临床,其余药物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它们主要的副作用是具有肾毒性;
第三代:以单克隆抗体雷帕霉素(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霉酚酸脂(Mycophenolate Mofetil,MMF)为代表,其主要作用于抗原呈递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与第二代制剂有协同作用; 第四代;以抗IL-2受体单克隆抗体、FTYZO等为代表,主要作用是针对改变Cytokine蚓,如抑制TH1、增强TH2。
百济药师温馨提醒:由上面的资料可以看出,免疫抑制剂的种类是非常多的。在使用方面,免疫抑制剂是否要使用,如何使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什么,一定要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如需了解,请致电400-101-6868,咨询百济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