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赛普是治疗风湿性
关节炎的注射针剂,本品通过抑制人体特异性的致炎细胞的激活,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益赛普使用方法为成人推荐剂量为每次25mg,皮下注射,每周二次。注射前用1毫升注射用水溶解,溶解后可冷藏72/I、时。
益赛普通用名为注射用重组人Ⅱ型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一抗体融合蛋白,适用于中度及重度活动性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益赛普药理:已知TNF是类风湿性关节炎(PA)病理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炎性介质,其参与调控的炎症反应可导致关节的病理改变。本品的作用机制为竞争性地与血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结合,阻断它和细胞表面TNF受体结合,降低其活性。
临床研究表明,本品皮下注射后,在注射部位缓慢吸收。单次给药后,约48/I、时后可达血药浓度峰值。绝对生物利用度约为76%。每周给药2次,达稳态时的血药浓度约为单次给药峰度的2倍。11名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皮下注射25mg/次,每周2次,连续给药6周后,rhTNFR:Fc达稳态的时间为408i20h,达稳态时峰浓度(Css)max为3.0i0.2LJg/mi,达稳态时谷浓度(Css)min为2.610.2ug/mi,平均稳态浓度Css为2.810.3ug/mi,波动系数为12.8±3.3%。最后一次给药后rhTNFR:Fc的半衰期T1/2为74i4h,Tmax为5316h,CL为102.8i10.4ml/h。在健康人和急性肾脏或肝脏功能异常的病人中观察到的血药浓度没有十分显著的差别,因此,对于肾脏功能受损的病人无需调整剂量。在研究中未观察到甲氨喋呤(MTX)对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的药动学的影响。
使用益赛普常见不良反应是注射部位局部反应,包括轻至中度红斑、瘙痒、疼痛和肿胀等,注射部位反应通常发生在开始治疗的第一个月内,在随后的治疗中发生频率降低。注射部位反应平均持续3-5天。其它不良反应为头痛、眩晕、皮疹,咳嗽,腹痛等。
康德乐药师温馨提醒:当发生严重感染如
糖尿病继发感染,结核杆菌感染等时,患者应暂停使用益赛普。
更多关于益赛普怎么使用这个问题,以及更多关于益赛普的详情,可登录
康德乐大药房(原:
百济新特药房)网(http://www.xinyao.com.cn/)查询,或拨打全国服务热线400-101-6868 咨询。祝您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