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如今消炎镇痛类药品种类繁多,但各个类型的药都有其各自对应的适应症。双氯芬酸钠是异丁芬酸类的消炎镇痛药的代表药,通过抑制环氧酶发挥抗炎作用,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双氯芬酸钠栓为异丁芬酸类的衍生物,其镇痛、抗炎及解热作用比吲哚美辛强2~2.5 倍,比阿司匹林强26~50倍。双氯芬酸钠栓的镇痛、抗炎作用是通过除对环氧酶有抑制而减少前列腺素外尚有一定抑制脂氧酯而减少白三烯、缓激肽等产物的作用。双氯芬酸钠栓用于
类风湿性
关节炎,手术后疼痛及各种原因所致的发热。
方法:将体温≥38.5℃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双氯芬酸钠栓组)和对照组(洛索洛芬钠组),分别于用药后0.5,1,2,3,4,6h观察体温下降情况。
结果:2组降温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降温的速度和强度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
结论:本品用于高热患者退热具有良好的退热效果
和安全性。
(参考来源: 《双氯芬酸钠栓退高热的临床观察》;《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年 第12期 | 余志红 王新荣 王奕 赵苏)
双氯芬酸钠栓和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120例外科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A组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结束后或患者刚回病房时,将双氯芬酸钠栓1粒(50mg)经肛门塞入肛内齿线上2~3cm处,每日2粒或视患者疼痛情况酌情再次应用。B组应用一次性麻醉镇痛泵,药物是芬太尼0.3mg+罗哌卡因150mg+生理盐水至100ml,镇痛泵以2ml/小时匀速硬膜外间隙给药。
结果:镇痛效果上,A组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比较,A组在恶心、呕吐、排尿困难明显减少。
结论:双氯芬酸钠栓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镇痛操作简便、安全、经济,患者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来源: 《双氯芬酸钠栓和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 第3期 | 高红林 杜金生 李和旗 杨伟国)
双氯芬酸钠栓对患者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高过敏体质者禁用,儿童慎用。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消炎药过敏者对双氯芬酸钠栓可有交叉过敏反应;对阿司匹林过敏的哮喘患者,双氯芬酸钠栓也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对这类患者禁用;有肛门炎症者禁用。
百济药师温馨提醒:使用双氯芬酸钠栓时将栓剂取出,以少量温水湿润后,轻轻塞入肛门2cm处,成人一次50mg,一日50mg~100mg,或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