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2006-06我科将64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2例采用来氟米特治疗,与32例采用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联合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以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均符合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且病史≤12个月,属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将2005-05j~2006-06在我科就诊的64例早期类风湿关炎患者,男23例,女39例,年龄17~55(31±10)岁,病程(3±0.3)个月。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2例(男11例,女21例).对照组32例(男12例,女18例)。两组一般情况及病情程度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来氟米特(苏州长征欣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20mg,1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10mg,每周1次及柳氮磺吡啶
1.3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休息痛、晨偶、握力、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生活能力、患者评价、医生评价、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定性等指标及不良反应(包括不适症状、血常规、肝功能)。
1.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血沉、c-反应蛋白正常,无不良反应;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血沉、c-反应蛋白正常或减少,无或轻度不良反应;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血沉、c反应蛋白无改善或增加,严重不良反应。
1.5统计学处理 2组问比较采用t检验或Ridit检验。
2、结果
2.1 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2组疗效比较治疗前后,2组主要观察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01);2组的主要疗效指标的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
2.2 6个月后疗效评定比较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8。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 治疗前及治疗后2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7例,占21.9%。其中皮疹、皮肤瘙痒各1例。轻度腹泻3例,均给予对症处理,继续服药。2例转氨酶升高,将来氟米特20mg减少至10mg,每日1次口服至疗程结束,后复查转氨酶均在正常范围。对照组不良反应13例。占40.6,其中7例服药1周后先后出现恶心、厌食、胃部不适等胃肠道反应。给予对症处理。继续服药。2例网严重胃肠道反应而停药。3例转氨酶升高。另皮疹、轻度眩晕、口腔溃疡各1例,均给相应处理。继续服药至疗程结束。2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以关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系统性风湿病。早期、积极治疗,可大大减少类风湿关节炎的致残率,对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甲氨喋呤是公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金标准药。甲氮喋呤和柳氮磺吡啶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在临床上相当广泛。来氟米特是一种新型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调节剂。许多文献报道该药对RA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来氟米特是一种新型相对低毒性的免疫调节剂,是针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程改善药,是一种异恶唑衍生物。在体内,相对高浓度的来氟米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