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视的人越来越多,并且其中一部分有高度近视的倾向,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高度近视有可能会导致多种眼部并发症的发生。下面百济药师为你分析高度近视的常见并发症以及预防方法。
高度
近视和普通近视不一样,其眼底会发生改变并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高度近视者,特别是有遗传因素的高度近视者,部分人在成年以后近视度数还在不断加深,同时也最容易产生并发症,现将高度近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总结如下。
1、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高度近视患者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其致盲主要因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由于玻璃体液化、萎缩和脱离,玻璃体对视网膜的支撑力减弱和对视网膜的牵拉,使视网膜神经上皮和色素上皮粘着力下降。当眼球受到轻度震荡或外伤时,发生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引,进而发生裂孔。此时,液化的玻璃体自裂孔进入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方,产生脱离,导致失明。高度近视患出现视网膜脱离的机会比非高度近视者高7~8倍。
2、黄斑萎缩
高度近视患者可能会发生黄斑萎缩,黄斑是视网膜上的一个很小区域,它决定着视力的敏锐程度,如果黄斑受损伤,视力最高只能达到0.1。视网膜脱离和黄斑萎缩是高度近视致盲的两大重要因素原因。
3、后巩膜葡萄肿
后巩膜葡萄肿主要表现为眼球后极部向后扩张,视神经和黄斑周围视网膜变性萎缩,矫正视力下降。近视度数越高,后巩膜葡萄肿的发生率越高。
4、视网膜下新生血管
表现为后极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引起出血,影响视力。
5、
白内障、
青光眼
由于巩膜扩张和视网膜变性,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和青光眼的机会也比正常人高。
6、
飞蚊症
高度近视眼可以发生真正的玻璃体变性或液化会出现明显的飞蚊症。
近年来手术治疗近视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果矫正视力好的高度近视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但若并发眼底病变矫正视力不好,手术效果也不理想。由此可见高度近视患者若存在并发症,这两种治疗方法往往都不能得到很好的视力矫正,因此高度近视并发症的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近几年的临床观察预防近视眼并发症主要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用眼建立成好的用眼习惯
首先,要有良好的护眼生活方式,要比一般近视者更要建立起良好的用眼习惯,注意照明光线,防止用眼过度,高度近视容易眼疲劳,缓解
视疲劳也是预防高度近视并发症的一个重要因素。
2、科学配镜
配戴眼镜必须经过医院全面的眼科检查后再做正规验光,配戴合适的眼镜。避免因矫正不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3、定期做眼科检查
平时要定期到医院做眼科检查,每年应至少散瞳查一次眼底。如果发现了视网膜变性或裂孔,就要及时做激光或手术修补,防止进一步发展到视网膜脱离。早发现、早治疗,成功率在90%以上,减少致盲因素产生。
4、定期做眼压检查
高度近视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定期做眼压检查,如果发现眼压低于正常数值,就要留心观察。因为以上几类并发症发生时眼压通常都会降低。
5、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出现视力变化及时就诊
高度近视眼的特点是病程进行,发育期进展。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眼球的外伤及剧烈爆发性运动也是必需的,避免剧烈冲击性头部运动,如踢足球、打篮球、跳水、举重、急刹车、碰撞、屏气、提重物等对眼球形状、压力产生剧烈改变的活动,防止视网膜脱离。一旦突然出现眼前黑影飘动、视野缺损、暗点、视力下降等症状要立即就诊,切勿拖延。万一不幸视力突然变得很差或看东西扭曲变形,可能视网膜已剥离,应立即到医院找眼科的视网膜专家诊治。
6、增强体质,注意营养
虽然此病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但后天的视觉环境、工作性质、生活习惯、全身健康、营养状况也起一定作用,所以,高度近视患者应比其他人更加注意视觉卫生,增强体质,平时多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E、鱼肝油、钙片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的复合片等,防止维生素 A、C、E、钙的缺乏及营养不良的发生。饮食调护上应少食辛辣,忌烟酒,治疗其他病时应慎用血管扩张剂,防止眼底黄斑部反复出血。
百济药师温馨提醒:高度近视的人群患病率很高,约1%左右。高度近视可发生很多严重并发症,大部分会致盲,是成人常见的致盲原因之一,在我国致盲性疾病中占第6位。因此高度近视并发症的预防应该在眼科医生工作中提高认识并加强宣传。